初中数学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问题的应用探究 ——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魏英利
[导读]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存在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魏英利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药惠中学,陕西西安710200
        摘要: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是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存在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数学教师要想应用导学互动模式帮助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学科,他们就不能够忽略问题这一因素。那么教师该如何做才能够有效发挥问题的作用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也在本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它们分别是:学生通过问题来呈现自学效果、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之间通过问题来展开合作。
        关键词:导学互动模式;问题应用;初中数学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指的是以“导学结合”及“互动探究”两者为特征的一种教学模式,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该模式的时候就会变教为导,学生也会以导促学,学思结合。由此可以看出,该教学模式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能够连接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的纽带,问题的存在就是发挥了纽带的作用,因而其的应用效果与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息息相关。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对问题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学生通过问题来呈现自学效果
在导学互动模式运用的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提前对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预习,这样他们就能够产生困惑,进而在教师教学的时候有所偏重。学生所产生的困惑反映了他们自学的实际情况,他们需要将之呈现给教师。这样的话,初中数学教师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进而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促使学生有着较高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就会让学生围绕标题展开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诸多困惑,如“为什么课本中显示的判断方法都需要有三个条件呢?两个条件不可以吗?四个条件不可以吗?”、 “如何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才能够保证不遗漏呢?”、“为什么‘边边角’不能够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呢?”等。笔者会需要学生将产生的困惑依次列出来,并且传给笔者。这样的话,笔者就会针对这三个问题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因此为学生进行问题的设计。


        二、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又比较形象,因而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惑是很正常的事情,此时初中数学教师就不能够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因为他们需要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否则学生一遇到困惑就会想要寻求教师的帮助,自己永远也没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和能力。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对自己遇到的困惑进行思考,进而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掌握。例如:在面对“为什么‘边边角’不能够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呢?”这一问题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回答,而是让学生利用火柴棍去进行操作。笔者会一步一步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首先是:1、你们该如何摆出一个相等的角呢?2、角的两条边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学生在思考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得出角的两条边一条不相等,另一条可能相等,可能不相等的答案。然后笔者就会接着提出问题:如果另一条边相等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不相等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进而引发学生的分类讨论。当另一条边相等的时候,判断的条件就会变成“边角边”;当另一条边不相等的时候,第三条边就必须要相等,此时笔者就会让学生拿着火柴棒去操作,学生也因此会摆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该问题有着十分深刻的印象和理解。
        三、学生之间通过问题来展开合作
当初中数学教师提出问题之后,他们就会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思考时间。当学生无法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答案时,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和探究。在此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需要得到表现的机会,他们可以用问题来展示自己想不通的地方,然后组织其他学生一起探究。这样的话,学生的探究效率就能够有所提高,即使学生最终没有解决问题,他们的数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培养。例如:当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之后,笔者的教学活动并没有结束,他们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设计各种各样的题目,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接下来笔者就会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此时笔者会将做出来的学生和没有做出来的学生分到一个小组中,然后让他们进行讨论。后者需要向前者说出疑惑的地方,前者则需要努力帮助后者进行解决。在此过程中,前者就需要思考如何用后者能够理解的方式来帮助后者。这样的话,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中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但仅凭学生的努力又无法很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为此教师就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并且让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这也是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存在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
        参考文献:
[1]石善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7(22):108.
[2]王静.“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17(24):110-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