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4月12期   作者: 李加玲 李贤兵
[导读]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
        李加玲  李贤兵  
        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城关第二小学 624200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高效地获取数学知识和能力。下面,笔者将从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生活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出发,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情境教学;多媒体教学;生活教学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在课堂中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以及自我发展。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秉承新理念,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促进了他们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为以后深度探究数学知识和掌握更多知识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观念下,教师通常都会使用同一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导致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没办法得到快速提升。当新课程改革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后,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将之高效地利用在教学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宽松的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符合其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情境,并且在情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由此逐步提升自身数学学习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一上课,数学教师便说道:“老师的一位朋友要回哈尔滨过中秋节,为了给家人带一些礼物,他去超市买了12斤月饼,如果每斤月饼需要42元,那么它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学生立即根据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法则兴高采烈地展开计算。当学生完成计算后,数学教师继续说道:“谢谢大家帮忙计算出结果,此外,老师的这位朋友为了省钱,决定做火车回家,如果已知火车的行驶速度为145千米每小时,而他坐车的总时长为12个小时,那么老师的朋友需要坐火车走多远才能够到家呢?”学生一听问题,很快列出了“”的算式,但是却不知如何解答。有的学生进行了估算,有的学生与其他人进行了讨论,场面好不热闹,数学教师也由此展开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信息时代的到来之际,多媒体成为了众多教师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使得课堂变得与众不同起来,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也逐步升高。小学数学学科作为基础学科中的一科,对学生运算水平、几何直观、数感等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因此数学教师一直在探寻高效的教学手段。

当多媒体出现在小学数学课堂后,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数学知识点直观且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以此来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为中学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认识”一节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多媒体组织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一上课,数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则工人在盖楼的视频,并说道:“同学们,仔细看这些忙碌的工人,它们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你们看到那个高耸的机器是什么,大家能够说出它的名字吗?”有的学生回答道:“塔吊!”教师继续道:“那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道:“能够将地面上的物体吊到上面!”教师道:“那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到塔吊上面有我们认识的一种图形,大家知道是什么吗?”有学生立即将“三角形”回答出来,于是教师便带领学生从吊塔图片开始分析三角形具有哪些性质,并由此展开教学。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数学知识时,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能够将图片与生活、生活与数学结合到一起,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了数学思维。
        三、生活教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人们都知道,数学学科与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联,它是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因此数学教师十分重视数学课堂的构建。生活作为知识的“聚宝盆”,承载着很多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活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领悟到数学的本质,并且能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会感到枯燥,反而会促使自身的学习欲望很高,学习效率也能够快速得到提升。
        例如,学生在学习“正比例”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生活教学法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一上课,数学教师便问道:“同学们有没有人将每年的零花钱都存下来呢?”有学生说有,有学生道没有。数学教师继续问道:“我认识的一名同学,每年都会存下500元的零花钱,大家能够计算出经过1年、两年、三年后,他分别存了多少钱吗?”学生立即回答出:“500、1000、1500!”教师继续道:“随之时间的增长,他存取的钱就会越多,那么你们能够计算出几年后他能存到10000元吗?”学生由此展开计算,数学教师并由此引出了这名学生存钱总数与年数成正比的关系,并展开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利用生活场景引入正比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言蔽之,在新课改浪潮下,小学数学教师一直秉承新的教学理念组织高效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和环境中,并由此提升他们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学生在趣味性较浓、自主性较强的数学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十分强烈,学习效率也随之升高了,为中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拜兴元.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J].教育,2017(1):00039-00039.
        【2】杨启福.探析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7,000(009):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