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华
道县第九小学 湖南省 永州市 425300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习知识的主要渠道,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课程,其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开发直接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中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质量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太符合数学中有一定抽象思维的知识,不能接受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数学缺乏实际应用性,对数学缺乏认可,很难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传统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授,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往往导致学生主动学习性差,被动的学习导致思维固化,知识的运用能力差。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树立本体理念,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改善课堂内容,优化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一、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需要改变教学方式,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自己的发挥空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探索,促进思维的开发。教师将课堂的时间进行合理规划,用较少的时间进行内容的传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在思想上摆脱对教师的绝对依赖,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课堂进行《混合运算》授课时,探索“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在课堂中教师给予算式“4×5+8 8×2+7 9×4-3 6×7-5”教师提出问题,在算式中有乘法、加法或减法,应该先算什么?向学生介绍算式的意思,指导学生脱式计算书写格式,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进行讨论,在小组中,每个人各自出10道题目,几个同学进行交换答题,答题完毕后,交由出题人进行批改,教师帮助审核,对学生出的题目及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关键点,让学生了解此类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在出题以及做题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课堂知识的消化,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了课堂质量。
二、动静交替,讲练结合,丰富课堂内容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让小学生端端正正地认真听完整堂课,大多数的学生无法做到。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学中通过动静交替,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大脑始终保持兴奋地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观察不同的折法,涂颜色的部分都可以是它的1/2,然后将正方形的纸进行平均分成4分,8份;同样的方法可以选取不同的形状的纸(圆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观察采用怎样的折法能将图形进行等分。在操作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体会“一个整体”、“平均分”、“每一份占总份的几分之几”,同时给予学生进行题目练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分清楚单位“1”和自然数“1”的概念,分数中的“1”可以表示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以及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等。被平分的物体是单位“1”,通过“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折纸图形,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意义。在课堂中通过操作、讲解、练习,使学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深刻及准确的理解。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享受数学的价值所在。
三、优化评价,延伸课后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如果能把握好,闪光点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起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划分学习小组,让每组中的学生有均衡的能力,每一个小组中都有对某个单元中知识点掌握较好的学生,让每个小组中掌握较好的学生带动掌握程度稍差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责任分工,带动整个小组共同进步。例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学习时,有的学生对《复式统计》的学习掌握的很好,有的学生对于《面积》单元的学习掌握的很好。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一起写课后作业,同学间有不懂得问题也能相互沟通解决。通过这样的学习,知识掌握好的同学进行了知识巩固,对知识掌握差的同学能及时补充跟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团结合作,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学习的信心,从而更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能有效地提升学习能力的突破。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需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动静交替,讲练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学生以小组学习讨论的形式,注重课后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洪光.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9):97.
[2]祝秀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周刊,2017(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