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森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460
摘要:从心理学出发,习惯影响学生行为,关乎学生素质。养成良好西固件,对于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形成良好道德影响十分关键。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今天,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目标,重点加强小学生的习惯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素质品格。下面,主要就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展开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举措
前言: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素质环境下,教师在针对小学生开展基础智育的同时,还需要重点加强学生的习惯教育,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就具体的教育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的习惯得到有效的监督,从而规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一、从生活出发,优化习惯养成
好习惯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在开展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校园中的一日生活表现进行全面关注,并对具体生活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针对不同的活动环境制定相关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学生展现出良好的素质品格。首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上保持安静。并制定班级规章体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1]。
同时,在就餐的环境中,作为教师需引导学生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就餐行为,让学生能够逐渐地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更加懂得珍惜粮食,体会劳动的不易。此外,在日常的校园活动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营造良好的互助氛围,让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品质。
二、学科融合,多元渗透习惯养成教育
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加强习惯教育的融入十分必要。教师需要将该教育内容与基础的教育课程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文化的指引与支撑,让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并在文化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在开展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组织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领悟,有效的分析相关的课程内涵。
以《将相和》为例,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在今后的成长和生活中,懂得谦虚礼让,包容大度,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知错就改的优秀品格。
再比如说,在开展美术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具体的主题,即旧物改造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旧物资源进行改造和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也能够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形成准确的认识,并在自身的行为表现上进行合理的规范。
三、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强化习惯养成教育
传统文化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具有一定的丰富性、教育性,在习惯养成方面所具有的促进功能比较显著。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发掘,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正确引领,让学生受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比如说,教师可以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发掘,并以此为支撑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例如,将《弟子规》、《论语》等作为素材基础,对学生具体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合理规范。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活动[2]。如组织学生积极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懂得谦让。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从学生群体中挑选出道德标兵,给予其他学生正确的引领作用。
四、家校联动,促进习惯养成深化落实
习惯养成不应该仅局限在校园内,而是要在拓展在生活中,延伸到家庭中。教师需要积极地调整育人思想,全面贯彻家校联动的育人思想,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育人思想和目标进行明确。与家长之间进行有效的配合,共同针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表现进行规范,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质素养。比如说,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优秀家风活动,邀请家长讲述优秀家风,也能够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影响。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配合教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进行监督[3]。并渗透餐桌礼仪,讲授尊老爱幼的礼仪习惯。培养学生谦虚、懂礼貌的好习惯,在生活中教导学生见到长辈主动问好,教师和家长之间需要定期就学生的养成情况进行有效的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教育和管理方案进行规划设置,从而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实现学生素质的有效建设。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教育领域,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习惯,在一日生活当中,向学生渗透基础的礼仪文化,重点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开展相关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将其有效的融入到课程教学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具体素质表现。同时,在全面落实习惯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开发,并通过家校联动的方式对习惯养成教育进行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197.
[2]李勤.农村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探索[J].文学教育(下),2019(09):184.
[3]王丽樱.“心”的律动——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才智,2019(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