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青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岔路镇中心小学
摘要:在现代信息社会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十分丰富的科学知识,如今的小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与科学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保证小学生认识科学、掌握科学、应用科学并创新科学,是当今时代赋予教师教学的使命。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正处于启蒙时期,在此时对其开展科学教育可以有效培养其科学素养。而科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已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小学科学传统教学课堂之中,学习氛围十分枯燥乏味,教师仅仅对科学原理进行讲解分析,导致小学生无法真正掌握科学真正奥秘。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逐渐更愿意采用生活教学手段开展科学教育,利用日常生活对小学生开展科学教学,更易于小学生掌握科学原理。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 小学科学 运用
1.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开展科学教育的意义
将小学科学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可以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观性与积极性。开展生活化科学教育的本质就是给予学生一个具备一定难度同时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支架,让小学生在一个自身比较熟悉放松的情境中接受科学教学,在教师有意识地指引下,沿着其建设的思路主动学习。教师也必须将自己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挣脱出来,注意自身的引导功效,促使策略不断更新完善,提高教学创造性。
2.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开展科学教育的策略
2.1运用生活化内容,对新课进行导入
为了保证一节科学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必须选择运用适当的手段导入新课,既可以让小学生回忆起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又可以为新课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内容导入教学新课,避免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轨,让小学生快速进入到科学知识学习状态,保证教学时效性。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充分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推动其主动开展学习,保证课堂氛围轻松愉悦,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天气”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新课导入教学的地点安排在课外,促使小学生切身感受外界天气环境,推动其开展具有目的性与针对性的探究,促使学生轻松愉悦掌握新的课程知识点。
2.2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探究
开展科学教学就是要让小学生对周边的科学现象具有一定认知,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科学事情。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日常生活开展教学,保证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参加,自主开展探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溶解”一课时,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准备面粉、高锰酸钾、糖以及水杯等材料,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之中随处可见的熟悉物品进行观察,而后再向学生提问,哪些物品可以在水中溶解?在学生与伙伴之间进行充分交流探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其想法,让学生直观观察到在水中可溶解的物品,在日后生活之中,学生也可以轻易辨别哪些物体可以在水中溶解。
2.3运用生活材料开展教学
在采取生活化科学教育策略时,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材料当做教学辅助道具,这种做法既可以让学生对教学过程具有亲切熟悉感,还可以激发其探究欲望。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声音”一课时,因为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音叉十分不常见,教师可以选择不运用音叉开展科学教学,而是选择另外的生活常见品对其进行替代,比如尺子与饮料瓶等工具开展科学教育。这种做法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物体被敲击时发出的不同声音,充分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开展实验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同样的水杯,由于其中含水量的不同,受到敲击时也会发出不同的声响。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温度”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验证“热胀冷缩”的正确性,让学生回家之后将牛奶盒加热并测量一下其高度宽度,而后将牛奶盒冷藏到冰箱中,经历一段时间过后,再次测量其高度宽度。这种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结果,加深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点的认知。
2.4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可以帮助小学生充分巩固课堂中所了解的知识点,并且还可以保证其能够将知识精确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最大程度保证科学教学实效性。教师在课程结束后,应当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布置生活化作业,促使小学生明白就算是课后作业也并不是一种学习负担,而可以提高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综合素养。
比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声音”一课时,可以在课后让小学生们自己充分开展实验,科学选择一些生活之中熟悉的材料,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发挥其主观性,推动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并解决科学问题,提高其科学能力。
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生活化教学手段具备一定程度了解,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培养小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热情与探究欲望。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运用生活案例导入教学新课,充分结合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对身边蕴含的科学知识具有深刻真实体验,乐于探索科学的奥秘,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改善教学策略,为小学生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雷程根.“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J].年轻人,2020,(4):156. DOI:10.12214/j.1672-3872.2020.04.146.
[2]谢婉茹.谈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运用[J].南北桥,2020,(3):8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85.
[3]李文学.浅析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4):27.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44.026.
[4]王建康.小学科学教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14):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34.
[5]任险峰.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J].学周刊,2019,36(36):3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6.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