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慧
浙江省临海市城西中学
摘要: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融入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如何才能采取有效路径对初中信息技术进行更为生活化的教学,已经成为初中教师所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充分结合,促进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生活化教学 策略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以极高的兴趣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建立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向学生抛出问题:说一说我们身边中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有哪些?这些科学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哪些影响?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今天的课堂,促进他们积极的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同时问题的引入也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将生活中的实际经验灵活的运用在课堂中,从而更加详细的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不断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性的信息技术,这也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打开了良好开端。在实际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挖掘出信息技术所蕴含的背后原理,从而让信息技术更好的作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教师在讲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思考,从而循序渐进的进行深层次原理的讲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所看到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并对此进行拓展,让学生一步一步的了解信息技术的软件应用,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懂得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与此同时,生活经验的有效引入还可以消除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陌生感,更为贴近学生的心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学生在自动贩卖机购买饮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对这一技术进行深入思考:自动贩卖机蕴含着哪些信息技术?这其中涉及到移动支付、AI人工智能管理、面部识别系统以及智能化管理平台,这都是信息技术的最典型应用,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发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资源,并探索设备背后蕴含的计算机原理,为信息技术奠定扎实基础。
由此可见,在对初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时,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生活中所蕴含的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存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
三、挖掘生活素材、丰富课堂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因为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存在着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学生在理解起来就有一定难度,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抽象思维具体化,将书本知识的理性认识与生活知识的感性认识充分结合,从而建立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做到高效率学习。
例如在对初中学生讲解“文件夹”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文件夹作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然后将话题转移到信息技术中的文件夹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件和文件夹高效管理的功能。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产生1对1的联想,将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从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四、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在新课标中要求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不断进行生活化的融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案例时,要充分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对生活实例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教师在讲解“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一下自己近期的学习成绩,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将这些汇总的数据制成折线图,锻炼自己对数据分析与处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设备,处理一些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例如节假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子卡片,来传递同学之间的祝福与关爱,也可以利用邮箱,微信或QQ发送一些学习资料,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设计课堂PPT,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路径,不能是急功近利的,应该是一个缓慢的、潜移默化渗透的过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并在课堂中引入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素材,不断帮助学生丰富课堂;并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他们的理解与认识;最后要鼓励学生不断挖掘生活中所蕴含的信息技术现象,并对现象背后的原理进行深入探索,从而真正实现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红敏.生活化理念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南北桥,2020,(11):5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54.
[2]梁焰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9,(6):153.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6.151.
[3]朱卫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生活化教学漫谈[J].学周刊,2018,30(30):83-8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0.050.
[4]张凯.开展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J].电脑迷,2019,(1):248. DOI:10.3969/j.issn.1672-528X.2019.01.229.
[5]司德泽.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探究[J].南北桥,2018,(14):165.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