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自主学习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赵伟
[导读] 现如今,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赵伟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会龙镇中心学校  236300
        摘要:现如今,微课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补充,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基于此,本文将探究自主学习背景下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化学;微课教学
        
        1微课设计的原则
        初中化学教学微课的设计,必须坚持如下原则:微课内容选取上,必须以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为基础,以确保其为打造高效而提供帮助;微课制作时间上,尽量凸显短小精悍、核心集中、主体明确的要求,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之间,切忌用时过长,避免让学生产生认知倦怠;微课制作工具上,应该坚持实用、恰当,能够兼容诸多播放格式的原则,且不可选用一些适用性不够普遍的工具,对播放质量产生影响;微课资源利用上,尽量围绕教学内容,凸显出关联性,同时尽量以学生感兴趣的资源素材为主;微课录制语言上,切实彰显简明扼要、规范标准的原则,多用化学术语,切忌重复啰嗦。这些原则,是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上必须关注的重点。
        同时,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和录制,在流程上应该尽量做到规范,切实凸显其工具性特征。在前期分析阶段,做好对资源的整合,教学内容要点的取舍,教学目标的关注,学生接受能力的考量等,为发挥微课作用而奠定基础;在主题界定阶段,应该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教学问题和学生需要,规划微课内容,录制微课资源;在微课录制阶段,避免外界干扰,将客观条件对微课质量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2在自主学习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分析
        2.1利用微课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
        教师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快速整理化学知识点,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播化学知识点,帮助其进行有效预习。例如,在讲解关于水的净化时,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前自行观看,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了解净化水的实验目的与操作步骤,在观看微课视频后,就会对水的净化有初步了解,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播放相关的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需要学习的化学实验,以及得出的实验结果。
        2.2利用微课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后复习
        化学学科中知识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分散,而微课教学具有便捷性这一特点,使学生可通过简短直观的试验视频理解抽象的化学公式,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前复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为每一位学生自身理解与掌握知识的能力不同,在课程过后教师应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的知识点,在复习阶段可通过反复观看试验视频的方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习,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遗忘,提升了学习效率。


        2.3利用微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老师都只注重于对课本知识点的讲解上,忽略了化学实验在学习化学知识上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这种教学方式不会有较好的效果。而微课在化学教育领域的应用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它能模拟试验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多媒体播放视频可更直观的增加学生的体验感,这也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化学这门科学的独特魅力。
        2.4展示化学实验,强化学生的实验认识
        化学知识的建立是以实验现象为基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化学课程,要尽量安排学生多做实验,同时由于学生对实验內容与操作的不熟悉的,经常出现实验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以及错误百出,经常会出现如摔破仪器、污染干净药品、实验失败等一系列问题。这时候引入微课可以让初中生对将要进行的试验过程有一个了解。
        例如,在进行“双养水制氧气”这一课时,里面涉及大量的实验器材安装以及实验中的细节操作,这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而言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这与前期讲授的简单实验相比属于一个完整的重要的实验,教师在进行试验前先使用微课进行提前的学习,然后在熟悉了实验操作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后再做实验,有了前面的观摩和演示后,学生进入实验室后会有一个完整的判断和实验的方案,同时会在观看微课时不断的探究自己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观看完后与教师在交流中将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解决,这比没有观看微课的更有探究性和可行性。
        2.5利用微课集中呈现重难点
        回归到微课最根本的功能,它能够将一个重难点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碾细了”,让学生深刻地洞察内容,因此,在课堂讲解中,教师可以用微课来集中呈现教材中的某一个重难点。
        以“溶液的酸碱性”为例,这一节主要是对基础概念的讲解,包括酸碱指示剂、常见的酸碱性溶液、常见的酸碱性气体、酸碱性和酸性的区分等,在若干个概念性的知识中,“溶液的pH”是一个看似微小但却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因为它不仅广泛地应用在化学实验中,也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饮食中的酸碱性、药物的酸碱性等)。因此,教师可以围绕“溶液的pH”来制作微课。微课的制作必须要体现出层次感,如从概念到作用,从意义到现象,从生产到生活,从理论到实验,一层一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3结束语
        微课对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应积极不断完善微课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微课内容,有效提升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使微课教学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郗陟.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51.
        [2]张初稳.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西部素质教育,2020,6(03):128+131.
        [3]张建锋.基于目标导向的初中化学微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