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1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24期   作者: 黄威铭
[导读]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学教育中非常受关注的话题

        黄威铭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  广西防城港  538001
        摘要: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学教育中非常受关注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为他们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本文将浅谈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心理社团活动;高中心理教育;实施策略
        一、引言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开展多形式的心理社团活动,在实现现代化高中学校教学目标,全面落实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中生们担负着父母、教师的殷切期望,
        在每年高考期间都会受到非常关注,寒窗苦读十二年只为等待高考的检验,实现自己的未来理想。学校和家长更需要在学生学习的非常时期随时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便学生能够持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不要让自身情绪影响到原本正常的学习轨迹。高中生面对各学科的学习压力神经已处于时刻紧绷状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要作为最佳后勤辅助补给能量。当学生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时,教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方案,与学生协助沟通纾解其心理压力。
        二、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实施意义
        一是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得他们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在高三时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备战高考。开展心理社团活动,把有意向互相交流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交流的群体,互相沟通,互相监督,彼此了解,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共同进步。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习压力较大,不愿意主动与长辈沟通,更倾向于与班级同学、好朋友、或者网络上的陌生网友倾诉烦恼。心理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能够让学生放松心情,自愿打开沟通的心门。在放松休闲的环境中,学生的紧张度会降低,主动找同学聊天,说出内心的烦恼,从而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高中生的心理压力来自于对自身的否定怀疑和长辈们过高的期望,在日复一日的循环打压下,学生的心理素质抵御能力也日渐低下,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心理社团活动是群体性活动,会弱化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潜意识增强学生的群体愉悦感,对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大有裨益。
        二是对建立学生在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局面有帮助。社团活动本身具有极强的自主性,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在合乎规则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有利于将课堂学习内容代入社团交流中。心理社团为学生打造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也是部分学生的心情放松地,在相对松弛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展开新鲜多样的话题交流。高中学生在社团中可以对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疑难问题自由讨论交流,不用在意场所、声音、时间等的约束,会提高学生讨论的热度,进行自由发表意见。在这里,学生最关心的学习问题也变得不再是问题,他们敢于挑战、敢于突破、敢于寻求新的自我,互相协作攻克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这就是心理社团活动的魅力所在。


        三、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一是学校大力支持心理社团活动开展。高中生大部分都是一个月回一次家,学习和休息都在学校里,硬件设施一定要跟上,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心理正处于由稚嫩到成熟的转型时期,学校要根据高一、高二、高三不同年级的学生数量设置心理社团活动教室,安装多媒体设备,为活动开展预存资金支持等。学校在硬件条件支持方面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最强有力、最直接的关心体验,也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让本身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家长们关注到孩子的心理状态,与学校更好地开展“家校合作”,建立与学生沟通的三方桥梁,促进高中心理社团存在的意义愈发凸显。学生感受到学校与家长的真诚关心,也会开始尝试与教师、父母交流,此时的教师和父母要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进行对话,不能再出现说着说着就出现指责性话语,又加固学生的抵触情绪。其次,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内向的学生也主动参与到心理社团,壮大心理社团队伍,提升心理社团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
        二是培训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对社团活动进行总体指挥和引导,为学生提供专业建议,促进社团的良性持续发展。高中心理社团在人数达到一定量时,就要选出负责人和经理人,负责对外宣传、公关等工作,负责统一团内制度化管理。高中生经验不足,要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打造专业的管理团队,才能谋求社团更好的发展。例如开展“寻找身边积极向上的榜样”“心理健康教育类演讲比赛”等常见的活动形式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组织规划方案、筹备活动、收尾反馈等方面的工作,提高活动开展的效率,节省时间做更多的事情。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让教师和家长看到学生们的凝聚力,看到心理社团存在的价值意义,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会发现除了学习可以让我找到存在的意义之外,我还可以做出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心理得到慰藉,压力自然也就变小甚至消失。有时候压力的产生与增长只在一念之间,消失也只在一念之间,促使学生心理发生转变的恰恰是身边的小事,教师和家长既要从宏观出发,也要从微观出发,密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展。
        四、总结
        在学生至关重要的高中阶段,教师和家长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有没有提高、名次有没有变高,更要关注学生成绩变化背后的原因,溯本追源,寻找问题出现最开始的地方,才能对症下药。高中生的成绩变化一部分是学习习惯或技巧的失误,更多部分是心理产生消极态度的原因。高中生对自我的认知处于基础阶段,不能够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心态能够决定很多行为的发展变化,教师和家长要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出发,将其融入到高中学科的教育管理中,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基础,帮助学生以后的心理健康成长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让学生把对自身的不确定、迷茫等负面情绪转化为促进自身更好成长的润滑剂,在日积月累中实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臧真松.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2019(07):87+89.
        [2]王瑞霞.浅谈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考试与评价,2019(02):103.
        [3]贾小川.浅论心理社团活动在高中心理教育中的实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04):34.
        作者简介:黄威铭(19924-),男,汉族,广西玉林人,大学本科,理学学士,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