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
岱岳区粥店街道粥店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 对中学英语学困生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能让他们更好地进步和成长,还能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对待,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困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树立学困生的学习自信,为学生的成长进步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学;英语;学困生;教育;培养
一、中学英语学困生转化教学的意义
在中学教学中针对课堂的学困生转化,是学校教育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教育培养,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
1.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教学培养
英语学困生在中学教学中属于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对学困生的转化,就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对学困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研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困生进行知识学习,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培养。
2.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中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也在不断的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改革,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利用,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也是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促进了中学教学的全面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二、中学英语困生转化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英语课程中进行对学困生的转化,不仅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不同的教学策略,具体问题具体实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有效的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但是在转化过程中依然有不少的问题出现,阻碍了学困生的有效转化,不利于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教学。
1.在中学课程中教师不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
学困生是我们学校教育一直以来都存在的教学问题,学困生的转化也是很多教师都感到困难的教学任务,再加上有其他优等生存在,更多的教师习惯对优等生进行照顾和帮助,对于学困生来说,不少教师都不重视学困生转化,受这种思想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冷落学困生,优待优等生,甚至有些教师会挖苦学困生,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困生对学习产生消极和抵触的心理,影响了学困生的转化,不利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
2.在中学英语课程中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中学课程中开展对学困生的转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学困生本身,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核心,只有学困生自己愿意进行学习,有足够的积极性开展知识探究,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如今的中学教育中很多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都不高,一方面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学生觉得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无聊,没有参与课堂的兴趣,再加上有部分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不够关心,打击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不愿意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本身的知识基础薄弱,在一开始学习还有足够的兴趣,但是自身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受挫,丧失积极性。
3.在中学课程中学困生受家庭不良影响较大。
在中学课堂中很多学困生产生的原因都是来自家庭影响,一些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离异、再婚,或者父母外出打工,这些情况都使得学生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在学校学习中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自卑、妒忌、敏感的心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学困生出现。
三、中学英语学困生转换策略
1.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任何行为都是以目标和观念为支撑的,因此在这种英语学困生的转化过程当中,有效的、明确合理的目标就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有前进的方向,教师才能够指引学生克服困难。为此,教师要能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这个目标的难度和程度给予有效的控制,不仅要保证有效的实施效果,而且还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教师要能够制定长期、短期计划,这样能够通过灵活的调整,使得目标的灵活性和应用性得到显著提升。
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快乐和学习走向成功的源泉。因此,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带着学习热情去学习。为此,教师要能够注重对于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的完善和优化。在新的环境背景之下,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声情并茂和图文并行的方式,将一些教学内容进行PPT课件的制作,这样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更多丰富性,不断提升其学习效果,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节省教师写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3.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学习中常常精神散漫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其没有办法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就使得班级整体学生的成绩形成了一种差距,很多教师针对于后进生很容易产生一种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与此同时,教师也很容易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印象。但是从心理学角度上看,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民主关系。教师首先应该能够更正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其次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切记不要用挖苦的语言讽刺学生,而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在心理上给予安慰。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4.建立良好的评价体系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有些言语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积极的反馈。比如,在学习万圣节这一课时,就会有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国外是怎样度过万圣节的吗?他们都吃了哪些食物?进行哪些活动呢?”教师要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积极鼓励,使学生能够主动回答问题,并在接下来的课堂过程当中,对其余问题给予拓展和补充,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和优化,从多个方面和多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使学生获得更好的精神面貌。
5.引导学生寻找错误的根本原因
当学生出现问题或者犯错误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之后学生才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去改进。与此同时,学生之所以会产生学习或者精神苦闷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行,即便努力也不会改变什么效果,这样其精神就会出现崩溃。为此,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水平成绩之间的关联,进而使其不会产生挫败感,并能够带着自信心转入到学习过程当中来。
6.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指导
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而不应该单方面地进行相关理论灌输,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盲目。教师在英語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设计不同的任务,如在英语课文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应该完成的任务,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掌握,然后对其进行阅读,对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以及对各个段的中心句进行整理,这样让学生在有针对性的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更能使其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