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玲
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良田镇坝草小学 561200
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语文要着重体现其综合应用这一学科特点,听读写相结合、语文学科与其它学课有机结合、书本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语文学科具备综合性强的特点,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因此也获得了广阔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本文对新视角下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视角;小学语文;有效性
引言
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可以看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部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对此,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剖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对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一、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阅读可以让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储备不断得到提升,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涵及文章的写作手法方面得心应手。另外,学生在学习新课文的时候,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及对作者倾注其中的感情也能更好地体会。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升写作的语感,提升对话语的运用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
(一)教师主导课堂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但是教师长期主导课堂,会导致学生兴趣更加低下,而被动学习产生的效果,是无法跟主动追求知识获得的收获相比。并且这种教学模式也会限制学生思维的成长,长时间的被动学习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思维的依赖。当遇到较为困难的问题时,学生不会想着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而是留到课堂上等待教师解决问题,这会极大地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阅读资源不足,内容缺乏吸引力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没有注重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阅读材料通常是为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而选取的,这就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枯燥性。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储备阅读资源,使学生可以阅读的内容较少,不能满足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此外,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讲解阅读文章时只是对文章内容进行了讲解,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却没有教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三、新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广泛阅读,注重积累
正确运用和理解祖国语文,逐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当今时代,刊物、报纸、图书依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课外渠道,教师不可忽视其作用和价值。电影、电脑、电视是新时代的产物,承载着海量信息的传播,教师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广采博收,逐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心理学指出,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记忆的黄金时段,让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中,广读书、读好书。并适当安排学生记忆一些经典的文学佳作,名言警句。教学中遵从让学生先读后背,随后反刍,最后吸收。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对于作文创作将会有莫大的好处,自然而然的进入一种文思如泉涌的状态。
(二)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之外还有很多。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将自己置身于阅读文章中,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营造真实学习情境,积极调动思维,去体会文章所用的修辞手法、文章主旨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效果,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扮演,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也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还不是很成熟,对阅读材料中的一些情景还不能很好的想象及体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设情境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对小学语文《找春天》这篇课文进行阅读讲解时,教师要灵活地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来启发学生,提升阅读的效果及能力。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再将学生带入户外,让他们观察小草、花朵、树木的生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此时再体会课文内容和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主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主动学习探究,则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学生获得的自主时间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教师给予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下,也会展现出更强的学习动力,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只进行简单知识和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探究,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知识。这不但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此外,对学生的尊重还表现在认可学生的个性。由于家庭环境以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全面地看待学生,而不是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渐产生学习兴趣。
结束语
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每一个教师心中。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因此,教师应该主动革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传统教学思维,采取创新、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并且从实际出发,主动联合家长参与教学,保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需要,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柯桂珠.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J].亚太教育,2019(12):76.
[2]陆朝立,罗金波,陆汉锋.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67.
[3]卫平志.新媒体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探究[J].华夏教师,2019(29):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