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爱劳动好习惯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吴道睿
[导读] 幼儿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对小孩子的培养,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家长在幼儿的培养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幼儿园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最初的地方,它的影响相较于家长而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培养幼儿时应该家园共同的努力,一起为了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尽一份力量。

吴道睿    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幼儿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现在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关注对小孩子的培养,家长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因此家长在幼儿的培养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养成受益一生的习惯。幼儿园也是孩子们接受教育最初的地方,它的影响相较于家长而言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培养幼儿时应该家园共同的努力,一起为了幼儿好习惯的培养尽一份力量。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爱劳动;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68-01

        家园指的是家庭和幼儿园两个身份,家庭对于幼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家庭是伴随幼儿成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境,家庭的环境将会伴随幼儿一生的时间;其次,幼儿从婴儿时期就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耳濡目染尤其是陪伴幼儿成长的家庭成员的行为习惯以及处事方式对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习惯的养成都是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的。而幼儿园对于幼儿的影响往往是一个矫正的过程,对幼儿养成的不好的习惯给予纠正活着培养幼儿一些好的习惯,这些都是幼儿园能够起到的作用。劳动习惯是幼儿应该从小就培养的好习惯,本文就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劳动还习惯做了一些简单的思考。
        一、培养幼儿爱劳动好习惯的原因
        自古以来我们就秉承着劳动是美德的信念,同样的德智体美劳也是我们每个人想要和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很多学校培养学生们的方向。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关爱程度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隔辈亲”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这就造成了很多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因此,为了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家庭以及幼儿园都应该肩负起培养幼儿爱劳动好习惯的责任。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社会中很多的年轻人都十分的懒惰,自己的房间乱作一团,吃饭只点外卖,洗衣只用洗衣机,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巨婴”,这些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就没有培养他们爱劳动的好习惯,只是一味地溺爱,想要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恨不得什么都为他们做。这是很多家长的心态,殊不知这样的“疼爱”只会害了自己的孩子,在今后孩子进入社会之后,完全无法适应社会的生活,在工作过程中也完全吃不了工作的苦。这些现象其实都是家长没有做好教育的角色,甚至在孩子们不能适应社会的时候还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行,完全不明白是自己的原因才造成孩子们这样的。
        因此培养幼儿的爱劳动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不只是家庭,幼儿园也应该承担起这项责任,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锻炼孩子们的韧性,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只有付出劳动才会得到结果如果只是终日懒惰,终将会一事无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成长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中国人,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如何培养幼儿爱劳动好习惯
        (一)家庭应该多让幼儿进行劳动
        在培养幼儿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家长。在幼儿还没有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应该对幼儿的习惯进行培养。


首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在对待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不拖延,今日事今日毕,家长如果每天都能勤劳而不是每天只是躺着看手机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家长的熏陶。其次,家长在做一些家务活的时候可是向孩子寻求帮助。如果家长一开始就让小朋友干这干那小朋友自然是十分不情愿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候家长就应该在干家务的时候寻求孩子的帮助,从而带动起孩子们劳动的兴趣。例如,家长在洗碗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在旁边把碗擦干净吗?”在孩子们帮完忙之后,家长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鼓励孩子能够主动的帮助。
        最后,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让孩子们劳动。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或者是一些平时玩的亲子游戏,然后输的一方承担一些家务。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们而且还能让学生们主动的承担自己的家务,进而还能培养学生们愿赌服输等一些好的品质。
        家庭是影响一个孩子最为重要的环境,是孩子们大多数习惯养成的场所。所以,家长应当完全的担负起这一责任,不能只是一味地对孩子进行溺爱,而是要充分的认识自己的角色的重要性,对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教育。
        (二)幼儿园要向学生灌输爱劳动的观念
        幼儿园的生活是学生们初次离开家庭的庇护进入学校学习的初次体验。幼儿们的身心发育的还不够成熟,很多学生甚至对幼儿园产生抵触心理就是因为幼儿园和平时在家的那种自由的生活相差比较大,学生们有了一些纪律和规矩。正因为此,幼儿园才要真正的承担起这种教育的责任,不能放任学生们不管,而应该在学校就对学生们进行良好的习惯教育,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良好品质。
        学校在对幼儿培养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学生们灌输爱好劳动是好孩子的思想,让学生们从内心里直到并且认可爱好劳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应该多给学生们讲授一些爱好劳动的故事,这样会更能让学生们理解和效仿。
        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可以举办一些小小的活动,比如让学生们在家里做不同的劳动,每做一个劳动就让家长奖励一朵小红花一段时间后看哪些学生的小红花多,并向小红花多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从而更好的激励学生们劳动。
        另外,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老师就可以培养学生们爱劳动的习惯。例如,每次吃完饭的时候,老师就让学生们排队把自己的碗筷进行清洗,即使学生们洗不干净还需要进行二次清洁,也要让学生们进行必要的劳动。再比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午睡结束把自己的被子叠好,把自己桌边的卫生打扫好,这些都能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结束语:
        爱劳动是每个幼儿应该从小就进行培养的习惯,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培养这一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家长不能只是溺爱孩子而幼儿园也不能只是让学生们玩耍唱歌,而这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且能够达成共识,让学生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接受“劳动”这种习惯的熏陶,从内心认可并且能够从行动中体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养成爱好劳动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秋园.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5): 339.
[2]姜彩霞.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J].速读(下旬),2018, 000(010):287.
[3]李丹.发挥家园共育合力培养幼儿良好习惯[J].好家长,2019,000(034): P.210-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