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徐海燕
[导读] 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有一定的差异,班主任是班级中实施者和组织者,起到管理的责任和作用。班主任要对班级中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实际生活和思想等予以全面的照顾,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之间的性格、爱好都存在不同,久而久之在班级肯定会出现一些冲突问题,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情况对于班级中学生的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改政策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逐渐

徐海燕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  514300
【摘要】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有一定的差异,班主任是班级中实施者和组织者,起到管理的责任和作用。班主任要对班级中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实际生活和思想等予以全面的照顾,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之间的性格、爱好都存在不同,久而久之在班级肯定会出现一些冲突问题,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情况对于班级中学生的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新课改政策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逐渐成为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是现阶段小学班主任首要解决的教学难题。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43-01

        在学校教学体系中小学班主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力量,小学班主任在教学中既要担任学生导师的角色,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对学生予以鼓励和支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实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小学班主任在学校的实际管理工作中是组织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人物,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现阶段,由于新课改政策不断推动和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速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有所增加。所以,班主任要探究分析能够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
        一、及时更新管理工作观念
        教学的课堂不仅是局限在教室中,而对于班级中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不只是单纯控制学生的行为规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认为班主任是班级中的核心主体,小学生对班主任心存敬畏,会与班主任保持距离,因此班主任在教学中想要实现将认知教学体系与学生情感结构相结合的目标存在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产生厌恶学习的负面情绪。班主任也有误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中心,在教学中大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只顾自己讲解,向学生灌输课程知识内容,就算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做其他事情;班主任认为自己是教学中的控制者,在课堂生会采用他们认为正确的办法控制学生行为举止,使学生看起来乖巧听话,但是这种教学观念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已经完全与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班主任在课堂上过度控制学生,会使教学氛围低沉、死板,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则制度
        在学生刚升入小学时制定明确合理的规则制度,是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首先,班主任在学期刚开始要向小学生讲解制度中注意事项和违反规则制度后会有哪些处罚,比如,上学时不可以迟到、不可以在课堂上与其他学生打闹等[2]。在明确规则具体内容后,班主任要先做到遵守规则,在教学时将手机关机,上课时不处理个人私事,不无故迟到等,为小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并且要对小学生的规则遵守情况进行严格监督,避免出现小学生学习中小问题转变为重点问题的现象。班主任在教学中要做到同等对待,不偏不向,从而树立出威严的形象,班主任要是在管理中出现不同意的现象,会让课堂纪律更加恶劣,在管理中变得极其被动。
        三、营造愉快融洽的教学氛围
        班主任为小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小学生思维逻辑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小学生如若长期处在一个单调、枯燥的学习情境中,会极大程度上消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约束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久而久之会使学生觉得学习是极大的负担,从而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以往小学教学情况分析发现,在课堂上小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同,所取得教学质量也是存在差异的。由此可以证明在课堂中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对提升小学生教学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好比,有一部分班主任教学时,小学生在课堂上只希望尽快下课,还有一部分班主任在下课铃声响起后,小学生还会不停的向班主任询问课程中相关知识内容,觉得还不尽兴。
        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日以后发展有极大的帮助。班主任在小学教学过程 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方面,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对下节所学课程提前进行预习,课堂中班主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其教学内容认真学习,同时班主任要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在课后对课程中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长期在班主任与家长的监督下,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体系中,不只是注重向小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内容,而是将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的核心重点。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基础起点,班主任对于小学生实际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由于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随着新课改政策逐步贯彻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现阶段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探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小学管理工作效率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袁淑娣.探究如何有效提升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J].华夏教师,2019(11):81-82.
[2]郭金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