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胡雯薇
[导读] 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促进其阅读水平及能力的综合提升,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参考。

胡雯薇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曾山小学  343009
【摘要】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合理高效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技巧,促进其阅读水平及能力的综合提升,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44-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与经历的影响,其语言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都需要不断的强化提升,阅读教学对其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多元化的阅读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丰富精神世界,感悟更多道德哲理,并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加强其的情感体验,提升其对于文字内容与人物情感的理解能力,并能够有效的帮助其积累素材,提升写作能力,并在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的基础上,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1]。
        二、强化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前置学习,定位起点
        这一方式主要应用于新课学习之前,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以及其的阅读需求和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少量高质的前置性作业,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尝试性学习,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而更好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二)词语学习,扎实基础
        首先,要关注字理,使汉字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阅读学习中,通过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去了解历史文化,并在会写会读的基础要求下能够发现汉字中的规律,体会文字的魅力,以此更好拓宽字词学习的深度,比如,在进行《琥珀》这一课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由本文的核心琥珀二字,向学生介绍两个字的结构方法以及文化内涵,并适当引出相关的词串,类似于琉璃、珊瑚、玛瑙等,从而为学生传递温润如玉的文化特点,实现其词汇与文化的积累与对接;
        其次,要重视素材的积累与活学活用,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这一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因此,学生要注重积累语言信息,并增强其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理清文章逻辑,看其中对于丹顶鹤的色彩、名字以及形态神韵等方面的描写,从而让学生体会文字与丹顶鹤的联系,此后,则可以为学生留下适宜的写作作业,让其根据自己喜爱的一种鸟类进行描写,将阅读文章中学到的描写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2];
        最后,体会词汇的对比及描写变化,更好的感悟词语在文章不同位置所表现的内涵与意义,引导学生去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一文章中,可以让学生着重学习环境描写,本文中雾的描写贯穿全文,从薄雾弥漫的夜航,到哈尔威船长在阴冷的薄雾中殉职,雾这一环境对文章内容的烘托与渲染,使文章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共鸣,以此,还可以适当为学生展示其他文章中的环境描写词串,让学生更好的感悟环境描写的氛围烘托作用,促进其的理解与掌握。



(三)整体感知,体会层次
        所谓整体感知,即锻炼学生对于文章主旨与脉络的整合与理解能力,并依据于此,使其能够更快捷的疏通文章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其主要可以从以下方法入手进行教学:
        其一,课题扩充法。文章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灵魂,通过题目我们就可以提取到很多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尝试在原有题目基础上进行填充,从而使其表达更完整,概括更全面,并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去理解文章内容;
        其二,文体归纳法。文章写作的题材多种多样,每种写法都有其自己的写作特点,学生可以根据总结归纳不同文体的特点,锻炼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的抓住文章规律;
        其三,关键词串联法。文章在其自身的结构层次中,会设置多个具有概括性的过渡句、总起句或中心句子等,这些句子往往包含其所在段落的主旨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可以注意将这类句子进行标注,并适当的做出改动整合并将其串联概括,实现对文章的认识与理解;
        其四,思维导图。小学生随着学段不断升高,针对其的阅读教学内容也会相应的越来越复杂,故事情节慢慢变多,这一阶段,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文章的概括与理解,学生跟随自身的阅读进度,去进行分析与推敲,归纳与总结,从而言简意赅的去突出文章重点,形成文章框架,并做好相互之间的内容链接,以此,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3]。
        (四)研读文本,凸显应用
        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不同的文章文体对于任人物的塑造,情感、环境、心理等方面的描写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加强学生的文体意识能够有效地帮助其更深入的去揣摩文字的内涵,并感悟语言与语境的联系,此外,在朗读过程中注重保持自然,在理解的基础上体现出真情实感,而不是故作腔调,以此让学生在朗读体验中,能够将感情变化环环相扣,跟随文章的变化去体会起伏错落的鲜明层次,以此更好的促进其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
        (五)拓展延伸,丰富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单纯的依赖教材内容,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下学生阅读学习的需求,基于此,教师要为学生拓宽阅读范围,为今后的不断学习与灵活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段及年龄特点,去推荐一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阅读中,从而有效提升阅读效果,其次,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并适时检查其阅读进度及效果,适当给予方法指导,最后,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教学主题班会,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其分享自己的读物以及个人见解和感悟,从而让其在沟通交流中,去收获更多的阅读知识,还能因此锻炼其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任务,以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思维与技巧,促进其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促进其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陈安琪.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3]王彦龙.深度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