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活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4月刊   作者:杨先波
[导读] 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但是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凝聚时间较短,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建议应当将生活实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生活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基于

杨先波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扬拱社区扬拱小学  558113
【摘要】小学一年级阶段学生活泼好动,但是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凝聚时间较短,所以要想有效提高小学一年级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笔者建议应当将生活实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语文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生活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讨如何将生活时间融入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并提出具体的创新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一年级;创新教学;生活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4-033-01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实践,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创新出更加多元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各项问题。例如:有的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考出好成绩,却并未关心学生的语文阅读实际需求,所以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被磨灭。将生活实践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时,学生将所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感受生活的快乐以及成功,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写话练习,例如:在写建筑类文章时,可以要求家长带学生观察名胜古迹,在写游戏时便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或者是商场游玩,在写叙事或者是人物时,可以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采访,描写周围的人,或者是通过角色扮演观察人物的外貌以及言行举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生活活动,在社会活动中获得体验,激发学生的生活,学习激情生活也会馈赠学生写作的灵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探究趣味。
        二、加强学生教育引导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从生活与日常中积累经验。



        例如阅读亲情文章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关于亲情句子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考虑一下,有人说亲情是件棉袄能够温暖心房,也有人说亲情是雨伞能够遮挡风雨,那么你感受到了哪一些亲情呢?”然后鼓励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父母给我准备一杯牛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番话的亲情……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情感的写作,通过学生发表想法和意见以及绘声绘色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唤醒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和表象,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以及语文学习的重要魅力,使更多的学生热爱语文学习。例如: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小组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准确认识并理解生字词和词语,教师在要求学生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小蝌蚪呢,小蝌蚪的形状是什么?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探究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三、采用寓教于乐教学方法
        一年级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尚未成熟,较为贪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化学习模式,使学生在游戏玩耍过程中能够交流互动,能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设计相关游戏,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游戏方案也应当不断的优化和升级,从而提高游戏教学的实用性以及适应性,能够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故事,但是在精彩时教师可以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同学们要想知道后面的事情必须要看的故事书才能讲得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能够避免电视和游戏机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和阅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和优势,比如有的孩子特别擅长用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有的孩子善于用唱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是很难给孩子们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机会的,这是不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而生活化教学则恰恰相反,在生活化的语文课堂上,孩子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情感,比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统一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所感悟到的意境,无形中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在生活化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比如讲故事的方式,演课本剧的方式等,总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表达自身的独特见解,展现自己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室应当将阅读内容与生活实践有效融合,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蕴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对于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一年级学生来讲,应当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明确自身教学职责,将生活化教学内涵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积极踊跃的参与语文课堂活动,从而取得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振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一年级语文创新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3):88-89.
[2]李遐.在小学一年级语文创新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J].昌吉师专学报.2017(03):115-116.
[3]张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应当突出生活化内涵[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8(09):50-52.
[4]刘文华.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一年级语文创新教学[J].小学语文教育天地.2017(01):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