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共读戏剧”有效性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   作者:熊茜
[导读] 在幼儿成长阶段,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幼儿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以此更好地适应幼儿成长需求。“亲子共读戏剧”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促使幼儿在戏剧阅读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亲自共读戏剧”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熊茜   贵州省毕节市幼儿园  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在幼儿成长阶段,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幼儿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以此更好地适应幼儿成长需求。“亲子共读戏剧”活动的开展,可以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促使幼儿在戏剧阅读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亲自共读戏剧”有效性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亲子共读戏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01-070-01

        前言
        阅读能够扩宽人的知识面,促使人发展进步,只有从小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在培养幼儿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也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幼儿戏剧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戏剧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就要引导亲子共同阅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唤起共读意识,增强“亲子共读戏剧”互动体验
        在正式组织“亲子共读戏剧”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将各种准备工作做好,对家长、幼儿对戏剧的理解和看法有一个了解,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项目可以顺利实施。可以邀请家长到学习开展共读戏剧方面的会议,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也可以聘请专业到学校开这方面的知识讲座,强化家长对共读戏剧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加大对幼儿园办学思想、特色加以宣传,转变家长对幼儿园的认识,以此唤醒他们的共读意识。许多家长平常的工作都非常忙,没有太多时间与幼儿进行共读,教师就需要了解家长的时间,与各家长做好协调,利用周末、假期等组织“亲子共读戏剧”活动[1]。
        此外,亲子共读活动的开展必须要加强家长、幼儿间的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增进家长和幼儿间的感情,丰知识,提升技能,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在戏剧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到课堂中进行观察学校,让他们了解当下幼儿教育的方向,更有效地融合学校落实“亲子共读戏剧”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还要鼓励家长积极去发现幼儿身上的优点、兴趣点,从这些方面入手,采用有效的方式去调动他们戏剧阅读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家长在空余时间多学习有关亲子共读方面的内容,便于在正式进行共读活动时,可以给幼儿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2]。
        二、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亲子共读戏剧”教学活动
        为了让“亲子共读戏剧”活动顺利实施,教师需要进行生活化教学,将生活实际内容融入到戏剧中,增强幼儿的熟悉感,调动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作为教师要多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在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指导,增进幼儿和家长间的感情,能够对戏剧中的一些生活化片段加以讨论,促使幼儿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要鼓励家长、幼儿一起搜寻生活中的一些戏剧素材,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以比较经典的幼儿戏剧《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这个戏剧使从中国童谣《一园青菜成了精》改编的,戏剧中的内容都是经过想象的,从农民伯伯离开菜园后,地上的各种蔬菜都站起来做自我介绍……这一内容看似神奇,但这些都是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米密切的,在幼儿的生活中,吃过各种各样的蔬菜,这些他们都非常熟悉的内容,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蔬菜比作是人,纷纷站起来做自我介绍,又增加了戏剧的趣味性,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与家长一起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蔬菜,搜集类似的戏剧,共同去阅读,确保“亲子共读戏剧”的有效性[3]。
        三、利用课堂游戏,开展“亲子共读戏剧”教学活动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在课堂亲子共读活动中融入游戏,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调动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积极地融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感受戏剧阅读的美好。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因为阅读的内容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家长与幼儿再现戏剧内容,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全面的理解阅读内容,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家长间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且有了家长的陪伴,他们不会将阅读看作是自己的学习负担,而是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一项任务,他们的积极性会变得更加高涨。在戏剧《一园青菜成了精》戏剧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先让幼儿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可以由爸爸来扮演农民,其他的家长或者是幼儿扮演大花生、辣椒、西兰花等等。在正式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可以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将戏剧内容完整的阅读一遍,再按照分配好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农民伯伯在菜园里种菜,种完菜刚离开,原本乖乖躺在地上的蔬菜们都站了起来,开始做起自我介绍。大花生介绍到“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辣椒刚一出场就开始唱“我说辣椒你说肉,辣椒炒肉……”幼儿们都跟着节奏唱起来,西兰花也不甘示弱,用歌曲进行自我介绍“好一朵美丽的西兰花,好一朵美丽的西兰花……”这时,全场都热闹了起来,气氛非常的活跃。观看戏剧角色扮演的有些家长、幼儿还跟着唱起来,舞动起来。在角色扮演结束后,家长和幼儿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进行戏剧的阅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亲子共读戏剧”活动的开展,丰富了阅读的内容和形式,调动了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帮助幼儿养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在家长的引导下,还能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增进家长、幼儿间的感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认识到“亲子共读戏剧”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唤起共读意识,增强“亲子共读戏剧”互动体验,联系生活实际,采用游戏活动等各种方式,确保共读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幼儿园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毛明华,周明.幼儿园“早期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探讨[J].江苏教育研究,2018,10(12):220-223.
[2]李翔宇,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亲子共读特征及其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8,10(08):214-215.
[3]朱颜名,丁子梦.浅谈幼儿亲子共读的现状与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2):324-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