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6期   作者:丁芒芒
[导读]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
        丁芒芒
        温州市石坦巷小学     325000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教师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顺利的开展实验;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延伸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构建高效小学科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学问题;有效性;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课堂纪律不佳;学生们在试验过程中目标意识不强,学习效率不高;在分组合作中存在一些学生占主导地位,另一些学生围观,造成学习效果不好的状况;在实验过程中思维流于浅显的认识,缺乏深层探究的意识等各种问题,降低了小学科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教学实验开展前总结先前的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以提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一、实验教学中出现低效率的表现
        (一)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足,浅表性思维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们思维较为活跃,好奇、爱玩是学生们的天性。[2]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中设置一个个有趣的小实验,让学生们动手进行操作,很多学生们只是出于好玩、新鲜,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探究学习的内容去深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探究的意识展开科学实验。因此,小学科学实验课看似热闹非凡,但是学生们的思维和知识层次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提升,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生的实验参与度低,合作效率低
        在科学实验课堂上,学生们只要是三五个人一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试验活动。由于学生们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和性格差异,一个实验做下来,一些学生成了围观者,而某个学生就会成为“意见领袖”,在每次做实验时,总是那一两个学生掌握着实验的仪器,带领学生们进行思考,按照他的思路操作试验的步骤。或者一些学生有自己的看法不听取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缺乏合作意识,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秩序自由、涣散,操作不规范
        学生们在科学实验过程中表现为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不高,[3]在刚开始简单的实验中能够顺利完成试验步骤,但是,随着试验难度的增加,学生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自由散漫的状态下来时进行无序的实验,脱离既定的教学目标,以忽视真理的状态进行随意的活动,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影响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
二、提升小学实验课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实验兴趣
        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搭建平台,适当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能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在勤动手、勤动脑的学习过程中将实验所得进行论证和呈现,能够逐步帮助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迈进。例如,在《杠杆的科学》一课教学中,教师引入喜洋洋和美羊羊在跷跷板上玩耍的情境,给双方各自分一个苹果,美羊羊的跷跷板沉下去了,而喜洋洋所在的一端翘起来了,他们得出结论称美羊羊的苹果大。让学生们认识标杆尺,研究标杆尺,用所学解释用力点和阻力点位置关系,带着问题进行科学实验。
        (二)落实规矩意识,进行规范操作
        小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需要教师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实验教学前,[4]以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堂常规,以保证科学实验课堂上的学习纪律,提升科学实验的质量。例如,教师给学生们事先讲述收集资料、举手发言、观察物体、小组汇报、讨论主题等课堂行为规范,并且张贴到实验教室的文化墙上,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互相进行监督和互相评价,在实验结束环节对学生的综合表现状况进行打分,让学生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明确的学习标杆指引自己,促进学生们在科学课中控制音量,进行规范的学习活动。
        (三)引导学生在试验活动中进行猜想和假设
        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们进行猜想和假设有利于课前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促进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错乱的思维,明确学习的目标,科学把控实验的进度,让学生们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弯弯曲曲盘山而上的公路,让学生们思考怎么借助斜面将油桶板上车,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随后,让学生们整理和分析书籍,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最后,让学生们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看法整理思路进行辩论活动,激发学生们进行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们逐步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进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们在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小组成员轮流充当小组长组织开展有效的试验探究活动,全面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韩智伟.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06)
[2]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徐联国.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05)
[3]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 董洪磊.赤子(上中旬).2017(06)
[4]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 卢宝祥.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