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澜
四川省巴中中学
摘要:古诗词在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师片面强调学生背诵,极易引发高中生厌学情绪和畏难心理。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对古诗词进行逐句串讲,将文脉贯通的古诗词肢解,对古诗词的美感和意蕴造成破坏,导致古诗词教学枯燥乏味。为改善古诗词教学效果,高中语文教师要立足教学实践,积极探究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引言
在当下我国教育行业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新课标的深度改革成为重中之重。在新课标改革中,对每一门科目教学目标都进行了重新界定,对于语文科目来说,古诗词内容的明显增加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文章重点探讨了如何有效提升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1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感受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对于古诗词的初步感知就是通过阅读实现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自行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配音等方式,重点地方重点朗读,让学生进行标记,比如在阅读“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诗的时候,通过重读“杨花落尽”这一个关键词,让学生从中感知季节的变换以及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感受,而通过“子规啼”的重读,又能够让学生仿佛看到和听到在秋风落叶间子规鸟的啼叫,从而对诗人身处秋意渐浓且友人离去的境地的心情感同身受,理解此情此景,悲伤的气氛,感伤的情怀下诗人心中的悲痛,由此写下这样的诗。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慢慢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形成共鸣。
2加强意象意境教学
古诗词不仅具有凝练含蓄的语句,还具有优美的意境意象。所谓意象,是指被诗人情感化的个体事物。意象中融入诗人的情感。诗的意象最终构成了诗的意境。要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关键在于理解古诗词的意象。古诗词中的意象,是诗人情感和外物景象的统一,体现了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外物的融合。而古诗词的意境往往蕴含了诗人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情思。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对古诗词的意境进行领会。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领悟,必须依靠想象联想,才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将语言符号巧妙转化为生动的意象,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联想体验,实现入境悟情。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古诗词内容较为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而中学生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分析起来有些困难,进而导致对古诗词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要注重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将古诗词内容用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动画短片来表现,使抽象的古诗词内容转变成动态的动画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但加强了教育内容的直观性,同时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了古诗词知识。此外,还可以播放一些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音乐创设氛围,使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对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理解作品的内涵都是非常有效果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要对课件的视频、音乐精心挑选,避免使用不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内容,深刻理解古诗词的内涵,进而提高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4把握教材,挖掘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因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这些篇目和高中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基本吻合。一些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比较隐蔽,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够将更好的内容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能够吃透教材,认识到这些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对课程进行设计编排。
5加强古诗词赏析教学
古诗词意蕴深刻,言浅意深,文化底蕴博大精深,且形式丰富,包括抒情诗、咏物诗和言志诗等,这类诗中蕴含了诗人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深刻的哲理。学生一般不易理解。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古诗词赏析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思。
6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缓解教学压力,还可以改变学生对古诗词的刻板印象,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使学生快乐的探索学习古诗词的知识。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从学习的内容入手,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在互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修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解,真正理解古诗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7学习文化背景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之一,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甚至还影响了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人们。古诗词的内容特别丰富,每一首诗词都具有特定的意蕴,如离别之情、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等。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教师要从古诗词的背景入手,以文化欣赏与学习融合在一起来提高古诗词的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古诗词的内涵,体会诗人的真挚情感,从而提高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性。另外,诗人对字词的运用非常严谨,讲究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词内涵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来“推敲”诗中的优美字词,更好地学习古诗词的用词用句,充分吸收古诗词的精华。
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中国古诗词的学习得到了重视,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还要继续继承和发扬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不断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科学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让古诗词在新时代发展中发扬光大。加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能有效增强高中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审美情趣。对此,要通过加强背景资料教学、加强吟咏诵读教学、加强意象意境教学、加强赏析教学等策略改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大幅度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随着上述教学措施的应用开展,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情感能力随之增强,学生对古诗词中的魅力感知力更强,其学习兴趣也将变得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1]余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祖国,2017(08).
[2]宋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2016(24).
[3]张惠.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22).
[4]陈洪.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文学教育(中),2018(10).
[5]申晓晖.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进行古诗词鉴赏教学[J].读与写,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