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6期   作者:刘爱洋
[导读] 合作教学以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可以利用该模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行为习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
        刘爱洋
        湖北省监利市黄歇口镇初级中学  433306
        摘要:合作教学以自主学习的前提,教师可以利用该模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交流的行为习惯,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程度。在完成合作教学任务之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能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策略初探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模仿和记忆,数学教师需要将合作交流、技术探究、动手实践相结合。既需要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其中学生主动学习必不可少,教师应该提供给学生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自主参与整个知识学习的全过程。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许多教师意识到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开始主动将问题分析的机会和平台交给学生,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间的交流及合作,是合作教学的重点和根本,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合作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由发挥。
        二、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指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适当调控教学节奏,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比较复杂,教师需要以生生交流为主,以师生交流为辅助,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合作教学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以引导学生为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产生学习兴趣,主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其次,合作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体验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掌握知识,并且懂得如何学习,怎样高效学习。最后,合作教学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及时的说出个人的疑难点,教师则可以针对性的给予学生引导和启发,顺利达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三、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现状
        合作教学的重要优势不言而喻,但是教师对合作教学的理解及认知会直接影响这一教学模式的作用发挥。有的数学教师理解能力较为有限,教学资源不足,还没有掌握合作教学重要价值。因此,在推进和落实合作教学活动时,出现了许多困难,实质的合作教学效率不容乐观,出现了一定的教学矛盾的教学偏差,一部分教育资源被浪费。
        首先,教师没有营造适合合作教学的氛围,学生比较消极及被动。学生自由发挥和主动合作的机会不足,极少有教师能够积极推进民主教学和合作教学,有的学生不敢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和想法。其次,教师忽略了对教材的高效处理及研究,教学设计不够合理和科学,难以突出课程的重点,束缚了小组合作创新活动的开展。最后,在课堂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深入解读合作教学习以及复习的相关要求,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分析。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极少有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由发挥,大胆想象。
        四、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民主的。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给予学生更多民众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民主科学教育理念的践行非常关键,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大胆自信的说出个人的看法,主动提出问题、畅所欲言,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合作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教材的科学处理以及合理安排必不可少,这一点会直接影响教学设计的质量及水准。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尽量避免问题设计过于复杂,否则就会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合作学习。教师需要注重精心分析及研究,适当把控教学问题的难度,既需要关注本节课程中的重点,又需要提出解决的办法及策略,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就够得着”。比如: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方法技巧时,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感觉困难重重。教师则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取公因式,然后采取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这种分步骤解答的形式能够有效降低教学难度,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氛围。
        (二)加强不同环节的联系
        合作学习在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要求有所区别,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总结练习和反省归纳是关键所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认真研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其中复习内容导入和直接导入比较普遍,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为了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教师需要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把控。然后结合教材中的概念、公式、法则,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思考,了解这些法则的提出、发展以及形成过程。
        很多学生会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教师则可以来回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以及障碍。有的教师过于着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终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锻炼。对此,教师需要先让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程度以及合作意愿,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说出个人的答案。只要学生能够主动分析,教师都需要提出公开表扬。
        比如在讲解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中位数和中线之间的区别”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学生的印象。很多学生会意识到这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线段的端点不同。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在得出结论之后进行主动验证,进而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三)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离不开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师需要注重双边互动活动的开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中,学生交流互动占据主要地位,师生交流占据辅助地位,教师需要适当点拨学生,让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及互动,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进而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很多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足,教师一方面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另一方面需要适当放权,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
        五、结语
        相互合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教师可以将课堂合作与班级及管理工作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合作、主动合作、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闪光点,主动实现优势互补和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柏娟.合作交流碰撞数学思维火花——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J].新课程(中学)(9):131-132.
        [2]覃振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00(024):P.79-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