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3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6期   作者:李东
[导读] 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更有意义
        李东
        四川省江油市东兴中心小学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更有意义。它教会学生认字,为以后的各科学习奠定基础;还教给学生各方面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做更有素质的学生;诗词歌赋也向学生传递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美好精神。因此,语文课程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语文老师开发新的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学到更多之前没有学到的道理,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很有帮助。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展开探究,讲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信息化教学具有生动直观、资源丰富的优势,能够为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本文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出发,对其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1运用电子书包,进行批注式的语文教学
        电子书包是针对小学教育开发的一款致力于提高教学信息化的教学产品,是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产物。电子书包支持云端拓展,能够满足当今小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并能够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更加充满乐趣。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电子书包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性,给学生带来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来对阅读中不认识的字词、段落中的关键句子、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及人物刻画手法等内容进行自由批注,使学生不受作者提示、也不受语文教师的点拨,自由地展开知识探究。这样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使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想法和观点。学生可以利用批注方式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也可以结合电子书包的修改、互动、点评功能,感知语文学习的乐趣。这样就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
        2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和课堂接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地推动多媒体走进课堂,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视频、音频的播放,以此来丰富课上学习的内容。相比较于教师单纯的讲解,音频、视频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内容,并且视频、音频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播放视频、音频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人教版第四课古诗三首诗时,这节课共包括《山行》《赠刘景文》两首古诗,在上课的时候我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音频,是其他人朗诵的《山行》这首诗,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仔细聆听他人的朗诵来让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之后我提问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画面。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听完音频之后,我还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朗读,帮助其他学生揣摩诗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学习《赠刘景文》时,我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通过播放音频和讲解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信息化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可通过信息化技术科学合理地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同时结合微课短视频的教学方式,来唤起小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可以在欢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地参与进来,进而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南宋朱熹说过:“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看到除了汉字以外的色彩、图画等等。语文教师可以设定一组象形字,由图片到象形字,再由象形字到汉字。对于这个演变的过程,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短视频的形式来展示。这样不仅让课堂教学变得有动感,也减轻了小学生的记忆难度,让小学生对这节课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这样也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4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氛围都是沉闷的,流程都是刻板而没有新意的。这样的课堂环境是很难产生新的教学效果的,学生也很难突破自己,提高成绩。因此,老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课堂,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学的单一授课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课堂上的多媒体,创新课堂模式。比如,老师可通过设计抢答游戏或配合图片、视频讲课等方法,给学生营造新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呆板的,在信息技术的配合下,也可以是有趣的、有活力的。这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牢牢记住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抢答游戏,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书中提到了几种声音”,让学生抢答,再展示几种鸟类鸣叫的声音,让学生辨别抢答。这种娱乐环节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很有帮助。
        5补充资料,进行拓展
        当课文中所设计的知识点不够全面,学生难以理解时,教师通过资料的补充,可以及时地填补学生这一块的知识空白。同时由于语文课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知识点也广,教师如果要全讲是不可能的,在一节课的结束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推荐一些书籍,或是影视资料,指导学生可以自己再去了解一下其他相关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引导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教学《广玉兰》时,学生对广玉兰可能不太熟悉,这时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就可以让学生更清晰、直观地观察广玉兰。在感悟作者的情感,了解咏物抒情这种写作方式时,则需要学生了解作者陈荒煤的生平,这时,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向学生介绍陈荒煤的事迹,让学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内心,从而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结语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语文教育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高效地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宝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渠道[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08-109.
        [2]周露芳.课程信息化教学混合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索——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3):47-49.
        [3]刘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150.
        [4]李琴.小学语文实施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9):119-120.
        [5]刘琦琦.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