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设 牟德粉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8月上   作者:牟德粉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雪浦幼儿园   牟德粉 561503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基本思想。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幼儿园教学与游戏和生活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一节好的幼儿园生活课堂离不开游戏的支撑,也走不出生活化的教学范围。基于此,本文对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游戏;游戏环境;幼儿园课程
        引言:幼儿园阶段是培养幼儿学习习惯、提高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幼儿好奇心较重,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相关研究表明,游戏化教学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因此,幼儿教师可以把游戏化教学科学地应用到幼儿教学中。
        一、游戏环境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由此可见,游戏环境对游戏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幼儿教师只有创设幼儿喜爱的游戏环境,游戏才能深入幼儿内心,也便于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一个适宜的游戏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水平,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身边的事物。除此之外,环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年龄尚小,直接经验并不丰富,需要与有形环境互动,才能得到生活与学习上的认知。
        二、幼儿园教学中游戏环境的创设方法
        (一)打破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之间的界限
        幼儿园游戏环境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娱乐和游玩之地,而是幼儿进行自主观察与探索、自由选择与体验、自我娱乐与放松、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场所。这一场所被赋予了相应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它既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的手段和条件。幼儿园游戏场所分为室内场所和室外场所两种类型,这两者是基于场地的空间大小、闭合程度、间隔效果不同而形成的两个概念。对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学习来说,室内活动和室外活动都是不可或缺的,且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尽管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和优势,但开放性游戏环境的创设需要在发挥其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打破室内和室外环境在空间、功能及组织上的界限,使其成为一个连接一体且能满足幼儿不同游戏需要的学习场所。
        (二)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创设愉快的心理环境,对幼儿的情绪状态、个性认知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只有在安全、舒适、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得到身心上的放松,才会有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建立一个以幼儿为主体,充满着爱与温暖、尊重与理解、信任与包容的游戏环境,以减少幼儿的紧张、恐惧与压抑感,给幼儿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操作与选择,不要过多地干预幼儿。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乐于分享、互相关爱,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让幼儿收获更多的好朋友。
        (三)融入生活化语言,以游戏为载体引导
        语言是老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如果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设置游戏,以更贴近幼儿生活的模式呈现出来,看似不好理解的知识点也会在语言影响下变得有趣。这时候,如果能够在生活化的语言中嵌入游戏引导,幼儿也更愿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效果。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把游戏化教学模式引入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挖掘幼儿的潜能。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游戏化教学,让幼儿通过游戏理解生活中的事物。教师应该对幼儿进行积极的鼓励,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比如,在教学数学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把数字迷宫引入课堂,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迷宫。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幼儿,而应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借此培养幼儿多方面的能力[5]。教师在指导幼儿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具体来讲,教师应对幼儿进行鼓励,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还能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意识,进而拓展幼儿的思维,促使其健康发展。
        (五)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数学
        丰富的情境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将更多教学的难点、难以理解的概念融入到情境教学中,降低教学的难度,为幼儿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在情境中,幼儿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并在接触具体事物后被吸引,从而产生积极的想法,在情境中主动配合老师实现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巧妙地借助龟兔赛跑的故事内容,以我和爸妈的周六为情境,开展教学引导活动。为了帮助幼儿更加具体地认识什么是分针、什么是秒针,选择了他们比较熟悉的龟兔赛跑的内容融入,将乌龟比作时针、将兔子比作分针。然后结合周六一天的行程安排,将一些理解抽象的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游戏探索中对时间产生了属于自己的理解,在与其他幼儿互动联系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在良好的情境中,幼儿感知了生活的美好,也认识到了时间对生活中一天的重要意义。
        结束语
        适宜的环境会让幼儿对游戏更加感兴趣,并在环境与游戏的相互作用中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作为幼儿的引路人,幼儿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舒适、自由、探索性强、灵活性高的游戏环境,不断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创造能力等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芦卡嫚.陶行知理论下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研究[J].新智慧,2019(33):34.
[2]王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现途径[J].华夏教师,2019(33):17.
[3]葛静.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1):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