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分析 冷世华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3期   作者:冷世华
[导读]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教育环节,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教育形式,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的目标、理念和方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冷世华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教育和体育局  四川  甘孜州  626400
【摘要】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教育环节,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教育形式,小学语文中段作文教学的目标、理念和方法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转变。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教师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在充分开展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中段;语文作文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1-054-02

        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在带领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作文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部分,如何进行高效的语文作文教学指导,让小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这是一直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中段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探寻新的方式与途径,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适用,只有在学生拥有一定的语文作文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才能够更细致的进行作文内容的构思,写出更加优美的作文内容。在当下的小学中段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让学生根据具体的主题来进行作文内容的写作,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套上了太多的枷锁,有一些语文作文的题目,学生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写作兴趣,所以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感情,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语文作文的题目。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作文的主题,并且根据自己决定的主题来进行作文内容的写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学生也能够有更多的写作兴趣。
        此外,要学会让学生从作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学生拥有一定的成就感之后,就能够对语文作文的写作更加有激情。我们可以将优秀的作文进行表扬,并且让其他同学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作文的写作获得一种成就感,在这中成就感的驱使下,学生在以后的作文写作过程中,就能够有更多的动力,并且从中得到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学生也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要进行高效的语文作文教学,就要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进行语文作文写作过程中,能有更多的内容,并且写作出来的作文也能有自己的风格。
        第一,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写作与阅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阅读是写作的参照物,是读者间接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通过阅读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将其他作者的想法进行借鉴,丰富自己的思维层次,提升自身的想象能力。在课堂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知识面有所增加,才能有更多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自身的想象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第二,利用“原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原型”,就是能激发灵感的东西,人的创造发明和创造新事物的整个过程,大多都是受到类似事物或是原型的启发。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在他们的生活中树立一个原型,通过从学生生活或学习中已知的事物中选择一个启发性的原型,使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的感性形象,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的事物进行联想,通过进行相应的联想来更好的进行作文的写作。比如在进行有关“学雷锋,做好事”的主题作文写作过程中,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联想,我有没有做过和雷锋叔叔一样的好事呢?通过这样的联想来增加自己的想象能力,同时为自己的作文增添相应的素材。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良好的习惯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不良的习惯也会起到阻碍的作用,所以培育学生的写作习惯就应当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我们可以定期的对学生布置一些语文作文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语文作文的写作,教师也要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检查,并且根据作文内容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作文写作水平,将这种形式固定下来,逐渐培育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习惯。此外,也可以尝试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带领孩子开展亲子学习,带领孩子一同进行作文创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在写作习惯的驱使下,学生会逐渐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并潜移默化的提升综合素质。
        结语:在小学中段语文作文教学环节,结合小学生的特性,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想象能力、写作习惯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逐渐提升写作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云霞.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
[2]葛洪涛.浅析新课改下小学作文有效教学[J].才智,2013,2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