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1期   作者:龙涌涛
[导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同时还要有意识以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型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研究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以及自主进行调查研究、实践操作,以获得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研究态度的全面发展。

龙涌涛    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校  重庆  409812
【摘要】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地理知识,同时还要有意识以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研究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研究型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研究情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独立以及自主进行调查研究、实践操作,以获得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研究态度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研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23-01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受到新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相关地理知识,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加以培养,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所以教师应该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际情况探索教学改革措施,为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合理培养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相关教学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够让学生更为灵活的学习和应用自身所学知识解决学习难点,进而有效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促使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得到良好培养,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化奠定基础。其次,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促使学生掌握更为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应用研究能力解决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能够充分调动自身多方面知识储备,加强对地理知识的系统认识,并掌握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更新,进而掌握更为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可见对学生地理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充分发挥出地理研究能力的作用能够为学生深入学习地理相关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措施
        1.培养观察能力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研究性问题,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课下为学生设计研究课题。根据当地的地理实际情况,提出发展中遇见的问题,并且让学生尝试给出解决办法,例如城镇规划、旅游交通、产业结构、环境保护、工业布局以及资源短缺等内容,促进学生关心城市发展,并且用地理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开展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以及善于思考的品质。
        观察能力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在课堂中,教师要通过图表材料以及地图,引导学生读懂图表所显示的信息,并且从图表中获取相关素材,经过判断推理、分析比较等思考活动,进而做出理性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图片和表格,其是教材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知识最直观、最形象的材料。它们富含很多地理信息,可以提供给学生探讨交流以及整理信息的更多可能。例如在学习交通网络中点和线的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该图都呈现了哪些相关信息?第二,修建交通网络的依据是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图片,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



        2.培养动手能力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其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有利于扩大以及丰富地理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爱好和兴趣,帮助学生养成探究的好习惯,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以及探究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认真观察客观现象以及事物,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进而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规律,然后开展研究。
        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多动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试验和分析,得出结果,进而发现地理规律和原理,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需求,合理设计实验让学生独立动手完成,在实验中获取真理。例如在学习生物与土壤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近距离的观察土壤,并且带回土壤的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土壤中的各种元素,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记录关键数据并且分析,最后写成小论文或者实验报告。
        3.培养合作能力
        地理学科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具有紧密的连续,当前世界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人口过多等问题,都对人类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研究性学习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地理学科,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贴近现实的研究意识。学生在开展资料查阅以及社会调查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创造潜力,在社会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研究经验,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学科的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地理学科的知识也更加复杂,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地理学习的质量。现代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在地理教学中,实行合作探究学习,在提高学生对社会关注以及了解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能力,与同学分享研究以及交流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对学生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以培养
        学生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借助科学的教学指导对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能力加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才能够最终形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在当前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可以积极引入创新型教学思想,如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实验探索教学等,促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为学生研究能力的进一步强化提供支持。如在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总结相关地理知识的应用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是较为关键的教学目标,高中地理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视,并结合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措施,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研究性教育和学习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得到良好培养,为学生未来全面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蒋玉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中旬,2016(4):125.
[2]寇明.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6(7):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