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姜雪琴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初级中学 311600
【摘要】情境教学法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它重视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语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西方文化的魅力 。本文笔者从“情境教学的概念及必要性”“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对策”四个方面入手,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2-225-03
情境教学法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目前,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存在着情境创设不充分、情境创设的交际性不足,缺乏趣味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及必要性
(一)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托马斯提出的,他认为情境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情境教学是在课堂中运用创设的特殊场景,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培养学生情感的一种教学方式。大多数学者认为情境教学以“身临其境、情境交融”为核心,运用情境带给学生情感体验,运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创设情境为基础的。
情境教学是在英语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氛围,使教学更加直观,更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使用情境教学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悦,使学生处于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探究知识,使学生形成探究欲望,促进有效的教学。
情境教学法具有直观化、互动化的特点。初中英语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认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英语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 。情境教学可以分为直观教学情境、问题教学情境和活动教学情境。直观教学情境主要是运用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问题情境是运用口头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活动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情境教学的必要性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情境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英语情境教学运用实物、挂图、表演、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英语知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在以往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将自己的英语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储备,但是却不敢表现自己的想法。一些学生担心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不敢说英语,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比较差。而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去进行英语实践,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投身于课堂的表达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语言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语言习得理论等。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以及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建构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对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建构的,不是由他人传递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来感知他们的生活环境,使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情境要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并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情境中。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仅与周围的环境互动,还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互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完成的,学习者运用原有的知识解决当前的问题。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活了旧知识,建构了新知识。
(二)结构主义语言理论
(三)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体和群体的运动中,情境教学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在行动中、在合作中、在反思中协商和建构知识。知识、思考和情境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知识是在情境中,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完善和发展的。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情境要联系实际,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为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
(四)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是指一个人语言的学习与发展。语言教育理论家Krashen 认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输入,这些语言输入要适合学习者的水平。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习得语言,这样语言才能被大脑吸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英语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语言学习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运用声音、图像、视频等语言知识的输入,可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增加信息的输入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教学要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
(五)二语习得理论
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过程,学习者通过主动学习能够获得一些与语言相关的一些知识。二语习得理论要求学习者自然的、有意义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关注交流活动。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比学得重要,习得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一门语言,使学生能够流利的运用英语进行语言交流。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环境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真实的语言交流中语言是自然习得的。教师要注重语言情境的创设,为学习者提供运用语言的环境。
三、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初中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对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重视不足。要求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抓起,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产生用英语交流的欲望,使学生乐于说英语。
初中英语教师在情境教学时存在着教学的趣味性不高的问题,英语教学缺乏趣味,很容易磨灭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课堂的趣味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性格入手,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知识。
初中英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还存在着交际性活力不足的问题。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用英语交流的交际感不强,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的时间比较少,降低了学生探究英语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很好的体现语言的交际性。
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过于关注情境设计,而忽视教学目的的现象。教师逐渐意识到了情境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很多教师意识到了情境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忽视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任务。
初中英语教师情境创设出现上面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缺乏情境教学的相关知识,虽然很多教师对情境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是缺少对情境教学方面全面的学习,教师在情境教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理论理解还不透彻,导致了情境教学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初中英语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在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会花费教师很大的精力,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在紧张的教学任务下,很多教师认为情境教学会影响了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教师在情境的创设中不容易把握度,这给教师的课堂管理提出了挑战,很多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有力不从心的现象。
四、初中英语情境教学的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加学生的思考
在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题,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英语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具有挑战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运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联系实际,创设和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等。
例如,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七年级下册Unit11《How was your school trip?》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掌握milk, horse, feed, farmer,farm, pick 等单词,掌握一些基本的词组:milk a cow, ride a horse, feed chickens, in the countryside,掌握一些基本句型: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It was great! Did you go to the zoo? No, I didn’t. Did you see the cows? Yes, I did. Did carol ride a horse? No, she didn’t.使学生能运用一般过去时描写过去的事情。在这节课的导入环节,我提问学生:Hello, boys and girls. Did you have a happy weekend? 学生回答:Yes, I did .或者No, I didn’t. 我又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我向学生展示了watch TV、listen to the music、play soccer、surf the Internet 、clean the room 的照片,学生用过去时态的句子来回答上面的问题。学生回答:I watched TV last week/ I listened to the music last week./ I surfed the Internet last week/I cleaned the room last week/I cleaned the room last week. 我提问学生一些动词的过去时态:do、go、take、have、buy、eat 等。这几个动词变为过去时态属于不规则动词的过去时态,他们的过去时态为:did、went、took、had、bought、ate 等。我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school trip? 我点名提问,有的学生说:I went fishing with my parents. 有的学生说:I went to the aquarium. 有的学生说:I hang out with my parents. 有的学生说:I saw the seals. 我向学生展示了aquarium 的图片,出示shark、seal、octopus、starfish、sea horse 等海洋生物,我问学生:Were there any sharks in the aquarium? 这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对there be 句型的回答。学生根据图片中出示的海洋生物,回答:Yes, there were. There were some sharks in the aquarium.我又问:Were there any dolphins in the aquarium? No, there weren’t. There weren’t any dolphin, but there were some seals. 我把2个学生分为一组,就图片中的海洋生物进行询问。一名学生问:Were there any starfish in the aquarium? 另一名学生回答:Yes, there were. There were some starfish in the aquarium. 学生一个询问,一个回答。在练习完之后,交换角色再进行练习。我出示了一张去水族馆的图片,然后问学生:Did Tina go to the zoo?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回答:No, she didn’t. she went to the aquarium. 我出示了一张攀登长城的图片,然后问学生:Did they go to the Great wall? 学生回答:Yes, they did.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组织表演活动,提高课堂的趣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角色表演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来进行对话练习,巩固学生的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七年级下册Unit 10《I’d like some noodles》这节课主要使学生学习一些食物名词,掌握点餐时常用的一些句型,并能够礼貌地进行点餐。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掌握noodles、beef、mutton、chicken、cabbages、potatoes 等单词,掌握重点句型: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beef and tomato noodles, please. 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I’d like a large/medium/small bowl of noodles.在讲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些食物的照片,学生学习新单词和表达。然后提问学生:What kind of fruit would you like? 学生回答:I’d like some apples/oranges/grapes/bananas等。我又问:What kind of vegetables would you like? 学生回答:I’d like some cabbages/potatoes/onions. 我提问学生:What kind of meat would you like? 学生根据多媒体中的图片进行回答:I’d like some beef/mutton/sausage/pork 等。我把2名学生分为一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一名学生扮演waiter,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并进行对话练习。Waiter 问:What would you like? 顾客回答:I’d like some noodles. Waiter 问:“What kind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顾客回答:I’d like beef and tomato noodles,please. Waiter 问:What size bowl of noodles would you like? 顾客回答:I’d like a large/medium/small bowl of noodles. I’d also like a large bowl of beef soup. Waiter: one large bowl of noodles and a large bowl of beef soup. 学生通过角色表演,能够正确的使用点餐时的句式,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借助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视听体验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可以为学生营造交互式的语言学习环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英文音乐,通过音乐为学生创设语言情境。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七年级上册Unit 2《This is my sister》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使学生能够用This is ……That is……句型来介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sister,parents,brother, grandmother ,grandfather, grandparents 等家人的英文表达,能够用Is this your sister/brother? 句型来询问对方的家人,并用Yes, it is./No, it isn’t. 句型来进行回答。在讲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我的家人的照片,并介绍:This is a photo of my family. Who’re they ? Do you know?我自己回答:This is my mother,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brother。 These are my parents. Those are my friends. 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家人的照片,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用上这节课的句型:This is ..., That is ...。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假如你的父母想了解你好朋友的家庭情况,你怎样向他们介绍呢?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个学生的照片:This is his father, that is his mother, these are his grandparents. that is his sister. 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话练习。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单数的句子,使学生变成复数的句子:比如,我说:This is my brother, 学生说:These are my brothers. 我说:Is that your sister? 学生说:Are those your sisters? 我说:She is my friend, 学生说:They are my friends. 我出示了如何对“This is my sister”句型提问的问句: Is this your sister? 学生回答:Yes, it is! 或者No, it isn’t.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Is this his sister? 学生回答:Yes, it is. Is he your brother? No, he isn’t. Is he her father? Yes, he is. Is that his brother? No, it isn’t.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多媒体中出示的句子。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Jenny 一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介绍Jenny 的家庭,先以Jenny 自己的名义进行介绍,用上句型:This is my mother/father/brother.再以Jenny 朋友的名义介绍Jenny一家人:This is her mother/father/brother. These are her parents.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注重课堂互动,提升课堂交际效果
情境教学注重课堂的互动性,教师要注重英语语言实践,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讲英语故事、进行英语演讲、英语辩论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英语朗读比赛等,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版七年级上册Unit3《Is this your pencil?》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能够学会询问物品的所有者。学会使用句型“Is this your pen?”并根据实际情况,做肯定或否定回答。“Yes, it is, it’s mine.”或者“No,it isn’t。It’s not mine.”,使学生会说文具的相关英语表达,能够正确使用this/that, these/those 一般疑问句进行提问。在讲这节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出示了文具的图片,问学生:What is this? 学生根据图片回答:It’s a pen/pencil/ruler/dictionary. 等。用这种方法教授学生新单词:pencil、pencil sharpener、pencil case、ruler、dictionary等单词。我指着书问:Is this a book? 学生回答:Yes, it is. 我拿起课前收集的学生的学习用品,问学生:Is this your pencil?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Yes, it is. 或者No, it isn’t.然后我把4个学生分为一组,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把ruler、dictionary、pencil box、book、school bag 放在一起,一名学生问:Is this your pencil? Lily. Lily 回答:Yes, it is ,或者:No, it isn’t,It’s not mine. 这名学生再次询问其他同学:Is this your book? xiaoming? 小明做肯定或否定回答。学生之间交换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在互动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如何询问文具的所有者,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了英语综合运用水平。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这节课掌握了重点句型:Is this your pencil/pen/ruler/eraser? Yes, it is./No, it isn’t. Is this her/his pencil/pen? Yes, it is, No, it isn’t. 在互动中,学生练习了本节课的重点句型,提升了语言运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口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在互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情境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对英语课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进行朗读、小组竞赛等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能力,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由课堂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引用文献
[1]王秋兰. 2018.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夏教师,(23):41-42.
[2]倪晓丽. 2018.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当代教研论丛,(06):116.
[3]朱雪芹. 2018.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1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