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式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禤小平
[导读] 客观来讲,物理学科的抽象度是比较高的,学生必须要展现丰富的逻辑探究,
        禤小平
        广西省南宁市第三中学  530000
        摘要:客观来讲,物理学科的抽象度是比较高的,学生必须要展现丰富的逻辑探究,且能将具象认识转化为抽象理论,才能有效内化物理知识,把握物理内涵。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为十分重要的一个教学问题。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则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丰富的问题资源去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让学生积极探究,自主思考,以便顺利发展学生的物理素养。本文将从利用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实验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
        关键词:高中物理、问题情境、核心素养、创设方法
        在过去,高中物理教学只要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引导学生掌握了物理知识即可,学生在物理课上的思维状态比较低迷,且很少会表达个人想法,习惯了被动接受,也只能由此死记硬背物理知识。然而,随着学科素养理念的发展,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切实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还要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使其能够自觉传承物理学家的优良品质与科学精神。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则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全面分析物理问题,使其在问题解决活动中逐步形成物理学科素养。
        一、利用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前文说过,物理知识由于存在抽象性特点,很容易让学生陷入认知瓶颈,而这就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物理思维状态。那么,创设问题情境的第一步便是要将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生活问题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去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如此,则可降低物理问题的思考难度,有利于改善问题情境的启思效果。
        就如在“万有引力定律”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现了航天员登上外太空的纪录片,让学生认真观察了宇航员在太空舱中的行为状态。据此可发现,宇航员在太空中必须要抓住一个固定的物体才能控制自己的位置,要不然便会“飞走”。接着,笔者就展现了地球上的物体运动规律,即苹果下落、倒水时液体水也会流向地面等等。据此,笔者就顺势提问:“为什么在地球上任何东西的运动轨迹都是向着地面进行的?”如此,则可利用这一生活现象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其自主探究万有引力定律。


        二、利用实验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实验是物理课程的一个基本组成内容,也是发现物理问题、证明物理规律的一个重要研究手段,可切实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具象认识,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则可利用实验活动去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据此思考为什么、怎么做,自然而然地调动学生的思考意识,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就如在“实验:研究平抛运动”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物理课上演示了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过程,即使用一个皮球去做平抛运动,让学生认真观察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据此,笔者就可根据实验现象提问:“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不是一条抛物线?”“平抛运动是不是在竖直水平方向上发生的?”“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多少?”在这三个问题的驱动下,本班学生则可认真观察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与运动规律,针对性地去观察物体运动的过程。这就可以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物理问题,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而这就可切实优化学生的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利用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每个人的一生成长都是处于认知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的,而物理知识的内在关联十分紧密,甚至与其他学科也有一定联系。对此,高中物理教师则要客观分析物理新知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关联点,由此创设问题情境,据此让学生产生认知悬念,使其能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开始思考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如此,则可切实改善学生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
        就如在“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学生复习了能量守恒定律知识,使其自主汇总了各类能源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发生能量转变的案例。据此,笔者就提问:“既然能量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发生转变,那么为什么有一些能量还会不断消失,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去改变其他能量,由此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这个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现有认知,但是却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基础之上的,切实调动了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其积极进行了物理探究。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是为了改善学生的物理思维状态,让学生将思考、探究与表达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深化学生的知识记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要利用生活资源去创设问题情境,也可利用直观的实验现象去营造思考环境,亦或者是利用知识关联去创设认知悬念,让学生勤于思考,以便逐步优化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切实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展宗财.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8+133.
        [2]楚向义.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9):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