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杨夏莲
[导读]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与基础运算能力
        杨夏莲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顺河街小学 四川省 内江市  64215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更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与基础运算能力,启蒙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虽然难度不高,但确是建立数学架构的基础性教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以小学六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为例,从具体化、思维化、灵活化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致力于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逻辑;应用题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成熟,以具象思维为主,且基础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普遍性错误,如计算错误、理解错误、推导错误等。除此之外,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在面对应用题时,受到新学知识的“局限”,解答方式固定。久而久之,便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全力以赴,解决教育中存留的弊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生活具体化,提高学生理解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的举例越来越生活化,这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意义重大。但是在应用题练习中,生活元素的渗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不丰富,在面对应用题解答时,很容易出现题意不解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对应用题进一步处理,做到题意生活化、具体化,让学生能够理解题意,探究出合理的解题方法,而不是过分强调数学内容、数学形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应用题,让学生进行随堂测试。如题:“芳芳将长的丝带剪成同样长的8段,每段丝带有多长?”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想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生活道具“丝带”,让学生具体地看到的丝带有多长,分成8段之后有多长,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题的理解,启发学生的解题思维,明白这道题为什么要用÷8。总之,具体且生活化的应用题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推导思维化,促进逻辑发展
        学生想要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逻辑思维必不可少。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从而帮助学生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推导思维化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题意之上,找到题干中的已知信息,并对它们进行排列组合,从而推导出正确的答案,这是培养学生做应用题的重点,也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
        例如,今天爷爷过生日,我们全家人在一个圆形餐桌上吃团圆饭,桌子的直径是2m,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大约各是多少?根据题意与所学知识,我们列出已知条件:圆形直径是2m,圆形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面积公式是S=πr2,所以我们推导出圆形的半径是1m,根据公式计算可得,这个圆桌的周长大约是6.28米,面积为3.14平方米。当学生解答之后,教师可以对该应用题进行延伸,如果每个人需要0.5米宽的位置,这个桌子大概能做多少人呢?此时学生就需要在已经计算出的答案,重新找出已知条件,再次进行推理与计算。总之,应用题不仅要读懂题意,更要掌握题中信息,灵活运用已学知识,通过推理与计算,找到答案,最终帮助学生促进逻辑发展。
        三、变式灵活化,摆脱思维定式
        思维定式是现代学生很容易陷入的一种消极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变通,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形式,而不是只能用最新学习的知识进行解决。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时,一道应用题所传达的信息,不仅可以用统计表来表达,同时也可以用统计图,学生可以发散自己的思维,找到自己觉得合适的表达方式即可。再比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道题:“一栋楼房东西方向长40m,在图纸上的长度是50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学生根据比例的相关知识,很容易就算出比例尺是1:80cm,此时,教师将应用题中的数据进行变动,或者对题意稍加改动,让学生在此解答,既能够帮助学生跳出已形成的固定思维,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担任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就应该承担起学生思维发展的重任。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处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期,教师更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面对数学应用题时,能够切实理解题意,掌握已知条件,推导最终答案,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让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以上是笔者的教育教学浅见,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韩忠胜.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解答能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155-156.
        [2]闫龙敏.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