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及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钱红英
[导读] 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钱红英
        深圳市福田区  518000  
        摘要: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也是开展德育教学的重要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阅读的世界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一个人的成长蜕变,而且还能体会人间的温情,更能获得更具深度性的思考,品味人生的百味,社会的百态,培养学生一颗感性而又理性的心。本文中的阅读教学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课本,并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构建具有逻辑性、深度性以及拓展性的语文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阅读;阅读教学;阅读意义;阅读措施
        
        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阅读教学的逻辑性和联系性,可以借鉴群文阅读的模式,并在此过程中,通过阅读,从多个角度,了解同一方面的内容;从同一角度,了解多方面的内容,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和密度,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本文注重从阅读重要性以及阅读策略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以人物为中心线,开展阅读,培养学生达观心态
        苏轼是北宋时期最为著名的词人。在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阅读到词人在面对人生起起伏伏的泰然自若,也能品读到词人与社会、生活扎根在一起,品味人生的快乐,更能体会到诗人运用个人的智慧,品味生活或是社会给与自己的一切,无论悲喜,或是离合。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苏轼为中心线,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不同的诗词中,感悟同一人物的不同心态,并更为立体和全面地感知一个人的情感温度以及思想境界,进而获得达观心态。
        在具体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开展以苏轼为中心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从不同古诗词中,感受苏轼的睿智、乐观以及热爱生活。比如,在小学时期学习《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从哲学中的“矛盾”思维,进行解析,即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了解到在不同的认知视角下,有不同的认知结果的道理,让学生提升对“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认知,从而感受到苏轼的睿智。教师认为这是苏轼具有达观心态的起源,即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并将好的方面扩大化。在初中时期学习《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此时,诗人的境遇以及情感,并深刻体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即尽管诗人与弟弟不能共度中秋,仍旧相信未来可以期待,期待弟弟身体健康,未来可以团圆的达观心态。在高中时期学习《赤壁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感受诗人享受当下的达观心态。
        二、以亲情为脉络线,开展阅读,培养学生感恩意识
        亲情是最具感染力的,也是经久不息的。亲情的文章可以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学生的内心获得安宁,也让学生用心地感受爱,表达爱,促进学生感恩意识加强。在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折射亲情之爱的文章。语文教师可以对这些文章进行串式的讲授,还原不同作者心中的亲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的点点付出,感悟亲情的无私,懂得感恩。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以慈母严父的方式,表达出对孩子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联想到个人的父亲、母亲,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亲情,也加深对父母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背影》展现出一副“舐犊情深”图,也让学生更为深刻的感知亲情;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胡适的《我的母亲》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感受母亲不仅对自己有爱,其为人处世的风格,更为影响孩子的一生。通过开展这种由小到大,层层递进,而又有深度的阅读,学生可以真切地体会爱,表达爱,懂得感恩。
        三、以兴趣为牵引力,开展阅读,增强学生思考深度
         本文中的兴趣,是以花为着力点。花是美丽的化身,也是文中作者抒发人生感悟的载体,更是品味人生五味杂陈的重要缩影。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花为兴趣点,开展相应的阅读教学,而学生可以从花中感悟人生,品味人生真谛,增强学生的阅读深度。比如,在小学教学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丁香结》,感悟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道理;在初中教学时,从阅读《紫藤萝瀑布》中感悟到:人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整段人生,需要立足生命的长河思考问题;在高中教学时,从阅读《雨巷》中,感受戴望舒以丁香花为依托,对于未来的希冀,从阅读《花未眠》中,感受川端康成对于美的感知,对于生命的独有体悟,并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性以及美的无穷性。通过阅读关于花的文章,学生不仅可以欣赏文字的辞藻和意境之美,更能以花为载体,思考人生,感悟挫折的真谛,提升阅读深度。
         总而言之,教师认为人生是一场终将逝去的单程火车,一切在时间中获得的东西,终将会归还于时间,既包括知识、生命和财富,又包括情感、认知以及思维,在所有的这些中,最为关键的是人们应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安宁,而阅读可以做到!
         
        参考文献:
        [1]赵彩.论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2)
        [2]李红云.浅谈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