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乔卫华
[导读]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乔卫华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教学研究室 272600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来。为此,教师要更多地与学生展开互动,让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利用信息教学工具,开展趣味互动课堂,还应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班级的互动气氛,最后要时时检查互动效果,注重互动结果反馈。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教学实践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学生们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漏洞,解决学生的学习疑惑。对教师而言,师生互动能够帮助教师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让课堂更加高效。本文立足新课标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积极进行师生互动、开展趣味互动课堂、营造班级互动气氛、注重互动结果反馈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转变传统教学方式,积极进行师生互动
        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教师经常霸占课堂,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恰恰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急需改变,教师应该在课上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体。另外,小学生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精力容易分散,不能始终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这也需要教师运用课堂调控手段,吸引住学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思维碰撞,轻松愉悦,分享成功,激励肯定,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产生获得感,所以,开展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生机盎然的。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雷锋故事,或搜集一些资料让学生读一读,帮助学生形成对雷锋叔叔的初步认知。之后教师可以选五个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这篇课文,每个学生读一段,学生有不认识的字教师可以进行提示。教师应鼓励学生勇敢开口朗读,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完课文生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练习一下,教师则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练习结果,并对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可以由教师读第一、第三自然段的提问部分,学生读第二、第四与第五自然段的回答部分。这样,在师生互动中,在此起彼伏的朗读声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利用信息教学工具,打造趣味互动课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信息工具不仅走入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中,还进入了小学校园的课堂,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利用信息工具辅助教学的技术和方法已经发展成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作为课前的导入,学习课文时可以结合图片进行图文并茂的讲解,课堂最后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素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奇妙场景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让学生直观感受世界的美妙,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大家都遇到过哪些奇妙的场景?”让学生说一说,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图片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学习,可展示一天中天空不同颜色的图片以及奇形怪状云朵的图片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以激发学生兴趣。在学完课文之后,可以由教师带领,也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文章的朗读音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应提醒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思考去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的内涵。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营造班级互动气氛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除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进行互动,这样更有利于班级互动气氛的形成。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在开展语文学习时可以设置好学习小组,让小组同学之间合作学习。为了方便教学的展开,学习小组可以按照座位的分布安排,再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的调整,小组内优中差学生都要照顾到,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纪律委员一名,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并引入竞争机制,小组内竞争,小组间竞争,形成人人争先,人人向上的精神状态,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班级内营造和谐统一有序的互动气氛,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启发,提高同学之间的合作默契度,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小组内的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如搜集自己感兴趣的诗歌,然后为其他同学进行朗诵等,可以让组内的其他成员搜集诗歌的背景资料,在小组内与同学们分享,拓展彼此的知识面,还可以开展小型的诗歌朗诵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些诗歌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等。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营造良好的班级互动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四、时时观察互动过程,注重互动结果反馈
        为了增加互动的有效性,教师要时时监控课堂的互动状态,从孩子的眼神表情中,从孩子的回答语言中,从孩子们的精神状态中,及时了解互动的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己之变顺应学生之需。教师应在互动中鼓励学生,让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并适时点拨引导,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也可以让班长或者学习委员在课后进行反馈,从而发现学习过程中教师未发现的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识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漏洞或偏差,提高师生默契度,实现师生的无缝对接。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搜集与汉字相关的资料,对于自己想要了解的汉字知识,主动询问教师,之后教师将这些资料加以整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与汉字有关的知识分享会,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在黑板上进行汉字书写比赛,看谁写得最为端正好看。在课堂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问的问题写在意见条上,如“如何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等,或者直接到办公室向教师反应,教师应耐心为学生进行讲解,并询问学生的学习感受,看自己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教师应重视课堂互动,互动的课堂才有生机,互动的课堂才有灵气,互动的课堂才能有真正的思维碰撞,互动的课堂才能带来师生的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瑞兰.缤纷互动,丰富课堂——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简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44-145.
[2]刘雷.利用多媒体实现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J].中国教师,2018(S1):42.
[3]姚敏.巧用新技术,妙引新学法——新技术推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举隅[J].华夏教师,2018(09):37-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