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黄卫红
[导读] 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一方面与学生的升学考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指导着学生的现实生活,辅助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
        黄卫红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第一小学    526100
        摘要:在小学课程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有着重要地位,它一方面与学生的升学考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指导着学生的现实生活,辅助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古诗词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力度,帮助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本文以小学阶段学生的全面成长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就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一些经典的道理论证以及名人轶事,可以为学生提供智力上的启发以及道德观念上的引导。但是就目前阶段而言,在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在教授学生古诗词相关的知识时,仍然以抄写和背诵为主要手段,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挫伤。为了改善这一教学问题,有必要开展教学方式改革,优化学生课堂体验。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做好课前导入环节
        课前导入环节就像正餐前的开胃菜一样重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更加顺畅。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情景导入,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并产生对古诗词内容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展开打下基础。相对于传统课堂上“黑板+粉笔”的授课形式,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多彩的世界,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启课前导入,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体验。例如在学习王昌龄的《出塞》时,我会在课前放一段记录我国西北自然环境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劣,然后告诉学生诗中所写的将领就是要在这种环境下御敌。当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会继续接下来的内容,为学生们播放《出塞》的配乐诗朗诵。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容易被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所打动,产生更为直接的学习动力。在一些恰如其分的图片以及视频的加持下,学生们心目中的诗词更容易“活起来”,不再是枯燥无聊的背诵,进而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提高。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古诗词知识相对晦涩难懂,需要大量的背诵记忆,即便如此在考试的时候也很难拿到理想的分数,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变得低下。教师可以多应用一些生活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感觉到诗词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首词描写的是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普通生活场景,词中有小茅屋、小溪水、青草、以及一些家禽等,然后要求学生描绘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教师可以详细地进行提问“小明同学你能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美景吗?想一想自己的家乡有哪些特色呢?”当小明同学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继续鼓励其他学生发言,说一下自己的生活环境与词人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区别。

通过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特色,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这样在理解词中的人物感情时就会更加容易。
        三、定期开展班级活动,创造诗词应用平台
        在传统语文课堂中,古诗词的教学往往是在为应试而做准备,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只停留在机械式的背诵、翻译、赏析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一些喜欢古诗词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一些原本就不喜欢古诗词的学生更是在被迫完成任务,很难产生对古诗词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班级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些应用古诗词的机会。例如在快要下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飞花令”游戏,给出几个关键字让学生们在课下的时候进行准备,第二天的课上的时候,教师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在这种良性竞争中,学生们为了赢下游戏,会在课下的时候积极备战,复习或者新学习更多的诗词,在课上的时候也能从激烈的比拼中获得乐趣,并提升反应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改写诗词,将诗词中的场景或者故事用白话文的形式进行扩写。在班级内设置展示园地也是不错的选择,学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诗词整齐地抄写下来张贴在展示园地内,其他同学可以一起欣赏,互相分享。这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与诗词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密切,古诗词文化的传承也会更加顺利。
        四、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古诗词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支撑,在班级中有些热爱古诗词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便会主动去背诵教材中诗词,甚至在课下自己购买一些诗词类书籍进行拓展阅读。而对于一些自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在面对一首新的古诗词时,常常会觉得自己“读不懂”“背不会”,进而失去主动探索的精神,只能在课上被动地听老师讲解,机械式地记笔记。自学能力和自学意愿的缺失,常常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以及学习信心的丧失。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以先进带动后进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七律·长征》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微课等学习工具展开讨论,要求学生将这首律诗的创作背景、生字词、基本释义等知识总结归纳出来。当所有的小组都自主完成了这些基础任务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并及时进行补充。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分享自主探究学习的技巧。在这种教学组织方式下,学生们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会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硬实力的不断提升,发展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呼声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论为应试的工具,教师要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古诗词的热爱,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除此之外,教师要坚持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的路上做出更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熊文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20,(12):106.
        [2]张小艳.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2020,(4):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