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意义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23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10期   作者:康娟
[导读] 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号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工作之中,寻找着符合调整传统教育教学结构的教学方法。
        康娟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陈仓路小学   721004
        摘要:为了响应新课程改革目标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号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纷纷投入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工作之中,寻找着符合调整传统教育教学结构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的出现即是在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其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结合教学实际内容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落实在教学实践之中,能够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真正地展开自主思考与自主探究,进而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在开发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意义展开探究。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意义
        小学阶段正是小学学生学习能力养成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处于初步成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切实地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往往能够使其终身的学习活动受此影响,更加高效地完成未来的各项学习任务,成为学习型人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要角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环境中得以真正地发展自身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究问题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意义,为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更多合理的落脚点,以此促成学生在课堂中高效率的自主学习实践开展。
一、问题激疑,调动学生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能够使学生更加自发且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为其自主探究活动提供积极的驱动力,是促成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重要主观力量。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提供主观推动力,即可在问题教学法的指导下在教学导入环节设置一系列具有发散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对课堂中教学内容的探知欲望,驱动其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
        例如在《四季之美》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根据本文中详细描写的“四季”的内容提出了具有发散性、生活性与开放性的问题:“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引发了学生对自身经历的思考活动。同时笔者还给予了学生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越发地被这个问题所吸引,并对这一问题本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一定时间的讨论结束后,笔者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本文的标题之上,进一步提出了“你眼中的四季最美是什么时候?”这一更具体的问题,使得学生探究起与本文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一系列与学生经历相关问题的提出使得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产生了深厚的探知兴趣与求知欲望,这使得学生在后续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学习活动。
二、问题导学,辅助学生课堂探究
        由于小学学生正处于学习方法的掌握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而难以顺利地开展学习实践,这为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自主以及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在问题教学法的模式下,通过教师设置的探究问题,往往能够给予学生的探究活动更加具体的方向性,使学生能够跟随课堂问题依照科学的探究方法完成课堂探究活动。
        例如在《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即在课堂中依照正确的探究流程设置了一个与课堂教学逻辑相适应的问题结构,并随着教学进度的逐渐铺开依次布置在了学生的面前。这一系列的问题呈现出了由浅至深的结构,其由初识的探究文章中的主要描写内容这种浅层的探究问题层层深入,一直到对文章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具体句子进行探究,在科学的探究方法结构下形成了与本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问题结构。在问题的引导之下,学生更加有层次性地完成了本课学习内容的自主探究活动,这不仅使学生建立起了对文章由浅到深的认知结构,更使得学生在问题的框架下间接地摸索到了科学的探究方法与流程,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延伸,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常常注重对课堂问题的延伸,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在延展性更强的问题引导下展开更深度的思考,促成学生的深度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问题进行延伸型设计,教师应该使问题较高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水平与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在问题与自身能力产生的“信息差”中得到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其在问题的启发下切实地展开思考。
        例如在《手指》这一课的教学实践中,当课程接近尾声时,笔者提出了“文章中所描写的五根手指让大家想到了生活中的那些人?”这一延伸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极大地拓展了文章中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建立起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这极大地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文章学习中五根手指的特点,还做起了衍生思考,使其在生活的对应下不断地深化了自身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促成了语文深度学习。
        问题教学法应用意义的探究是为了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教学问题创设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更多元的问题引导下有序、有效地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语文深度学习,促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玲.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2018(3).
[2]韦仲光.问题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