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小学教育》8月第23期(中)   作者:谢思娜
[导读] 班级管理是一个常态化班级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的地方,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品德端正、行为良好的班干部
        谢思娜
        广西省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良口小学   545512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个常态化班级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的地方,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品德端正、行为良好的班干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方法与策略
        为了保证管理班级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制定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从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一、当今低年级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于事物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逐渐变得清晰,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但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班级行为缺乏规范性。小学生性格活泼,在班级中容易与学生发生摩擦,扰乱班级管理。
二、当前低年级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同,所形成的性格、智力、情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别。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遵守班级制度。因此,班主任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采取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的管理方式。
(二)管理有失偏颇,不够全面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过于关注优等生的学习情况,按照优等生的需求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差等生不够耐心,班主任这种管理差异导致差等生产生不良心理暗示,不利于管理的全面性。
三、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一)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进行量化管理
        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约束管理班级内的大小事务,保证班级的良好发展,因此,为了保证管理班级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制定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从各个方面出发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风班纪。
1、学习方面
        学习方面主要集中于课堂听课情况,做到奖惩有度,可以制定合适的计分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加分和扣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听课认真、回答问题、听写生字全对等学习情况可以适度加分,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说话等学习情况可以适度扣分。学习方面的扣分和加分情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能够使班级变得更加规范,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2、纪律方面
        班级纪律对于班级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纪律问题比较严重,因此,需要在班级管理制度中设置纪律方面的规定,上课跑神、睡觉的扣5分,迟到或早退的扣10分,排队全班安静、整齐,每人加5分,这样一来,能够使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级纪律。


3、卫生方面
        卫生影响班级的整体形象,为了保证班级形象的整洁,需要对班级卫生问题进行合理规划,对于乱扔垃圾、不整理桌凳、值日不认真的情况进行扣分,按照卫生问题的严重程度适度扣分,另外,个人卫生情况也属于班级卫生管理的重要部分,班级成员需要讲卫生,勤换衣服,保证衣服的整洁,需要对个人卫生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4、体育方面
        体育能够使班级变得充满活力,培养班级团队精神,因此,量化考核还需要对班级体育情况做明确规定,将体育管理问题作为量化考核的一部分,参加体育项目获得一等奖的加20分,获得二等奖的加10分,获得三等奖的加5分,这样一来,活跃班级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文明礼仪、安全方面
        文明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使班级内营造文明礼貌的氛围,需要对班级文明行为进行适当奖励,主动帮助他人的加5分,捡到钱财并主动上交的加10分,不穿校服、不带红领巾的扣10分。另外,安全问题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不安全行为进行扣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的扣10分,路上追逐打闹的扣5分,携带危险物品的扣5分。
(二)搞好小组建设,培养班干部
        小组学习对于班级管理来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小组划分需要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每组六个学生,两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两个差等生,每组安排一名语文组长、数学组长、英语组长、纪律组长、卫生组长和安全组长,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小组团队,保证每个人在小组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小组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竞争、相互协作的,保证班级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班级管理是一个常态化班级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的地方,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品德端正、行为良好的班干部,班干部在班级中具有引领作用,是集体的核心力量,在班级日常生活中具有带头引领作用。在进行班干部分工的时候,需要让他们明确自身职责,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担负管理班级的责任。另外,班主任需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对班干部的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出下一阶段将要进行的班级管理重点内容,班主任对班干部的要求较为严格,出现班干部违纪情况需要做出双倍惩罚,起到良好的监督效果,使班干部变得更加负责、优秀。
(三)奖罚分明,家校合作
        个人和小组都属于班级量化考核的重要部分,量化评分可以一周颁布一次,一月进行统计并综合评比。根据每个人、每个小组的月评比情况做出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小组的前三名可以得到奖励,评为优秀小组,个人量化评分的前五名进行奖励,评为优秀学生,对优秀小组和优秀学生颁发奖品。另外,家校合作是近几年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热议话题,学校需要主动联系家庭,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联合,形成合适的教育体系。班主任需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共同教育孩子,形成家校的教育联合。
四、结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班级管理情况近几年来得到有效提升,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和质量,树立良好的班级作风,使学生在班集体内健康成长,要求制定合适的班级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郭凤霞.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思考[J].赤子(中旬刊),2018(2):381.
[2]李 强.浅谈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