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课程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杜琦
[导读] 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就业环境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实践研究,梳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改革方案

        杜琦
        临沂职业学院  
        摘要:基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对就业环境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教学情况进行实践研究,梳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改革方案,明确了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课程创新方向和创新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科教学效果,全面提升了教师群体的综合教学水平,帮助更多学生获得了就业和创业发展优势。
        关键词:就业指导,创新创业,体系、课程、改革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环境调查:
        为了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改革课程体系,我们对区域内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进高职学生就业环境并不乐观。一方面,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有了明显的提升,更愿意招聘具有更高学历的应届生,同时,由于本科学生数量大幅增长,用人单位的选择空间更大,因此逐渐降低了对高职学生的重视。另一方面,高职学生的技能优势不再明显,很多学生的专业技能存在明显的滞后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普遍较低,不再是备受用人单位重视的优质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现状: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用人标准正在发生变化,高职学生的职场适应程度有所下降,同时,大量本科院校学生涌入市场,极大的影响高职学生的正常发展,导致高职学生求职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活动,迎来了全面的发展,针对高职学生就业技能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就业职业据规划等方面的教学改进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过由于受到传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高职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升和就业发展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正在面临巨大的危险。
        1、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内容陈旧落后,大多延续了早期就业指导教学课程结构和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指导作用也越来越小,学生的就业指导学习与面临的实际就业情况相比,显然是存在巨大差异的,这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职业指导,已经不再能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引导。
        2、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模式太过单一,缺少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无法真正接触就业环境,对就业需求和就业形式并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了错误的引导,学生对就业问题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这为学生参加实际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严重干扰了学生平稳高效的过渡和成长。总体来看,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传统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课程内容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也大幅降低,必须通过有效的改革创新,才能重新适应发展环境要求,为高职学生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1、就业指导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学科教学与用人机构的同步发展,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优势。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学生拥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充分的实践教学。在现有的教学安排中,就业指导理论实践调查,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教学,是导致学生与用人机构需求脱离的主要原因,因此,学校在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课程创新时,必须确保在时间上做出完善的设计,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实践学习和实践演练,用实践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用实践方式让学生适应就业环境,获得就业优势。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引入市场化实践机制,与更多用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学生就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深入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高强度的实践活动,只有这种与市场环境接轨的真实实践环境,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热情,实现学生使用技能的全面提升,成为具有突出优势的技术型人才。最后,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假期和学习期间自主寻找实践机会,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管理便利和有效的实践引导,让学生快速高效的成长,获得更大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指导教学模式是确保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争优势的基础,也是符合高职院校教育宗旨的核心,必须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努力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普及应用。
        2、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创新
        就业指导学科体系要建立以就业引导为方向,创新创业为重点的新型体系。就业引导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环境,明确就业方向,形成完善的就业规划。

从当前的就业环境来看,高职学生的技能优势是确保自身竞争力的核心,在与本科及以上学历学生的就业竞争中,高职学生的各项素质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在本科院校大量扩招的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大幅缩水,只有获得技能方面的差异化优势,才能让高职学生在竞争中胜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和教师始终坚持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宗旨,让学生明确提升技能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以技能水平持续提升为核心竞争力的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是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以及高职学生技能型人才特点的就业学科体系创新,要充分借助创业发展动力,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优势和实践优势,让该群体更熟悉行业环境,掌握了大量的行业发展信息,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熟悉行业底层工作模式的高职学生,更清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活动,能够为创业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因此,就业指导学科要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方面的教学引导,鼓励高职学生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创业活动,利用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创新创业提升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便利条件,让高职学生成为创新创业队伍中最具实战优势的群体,为学生快速成长开通绿色通道,实现高职学生的跨越式发展。在我国,电子商务、网络科技、计算机服务等产业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都获得了较大的优势,成为了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高职院校应当坚持这种就业指导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校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突出优势。
        3、就业指导学科课程创新
        就业指导学科课程创新方面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就业指导实践教学创新和学科体系创新的有效性。第一,要坚持课程内容创新,组织高职院校教师、专家、团队深入市场,考查研究行业发展现状,了解行业用人需求,并以此为主要实践基础,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创新,不断引入新技能、新知识、新理论模型,形成与时俱进的就业指导学科课程内容。第二,要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式创新,在教材编制过程中融入更多新型教学理念,将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互联网教学方式做为就业指导教学的主要方式,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更为便利的学习条件,以便于学生在实践活动同时接受有效的教学引导。第三,要开展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创新活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整体水平。学校要形成完善的课程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课程创新热情,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4、就业指导学科师资力量建设
        高职院校要积极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学习活动,通过专项培训、专项研究、案例研究等方式,让教师群体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完善自身的教学知识,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活动。同时,学校要严格要求教师群体,让教师群体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在实践环境中发现问题,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只有熟悉行业环境,掌握了第一手实践资料的教师,才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快速成长,学校要始终坚持对教师的实践要求,不断提升教师群体的整体实力。此外,学校要鼓励教师群体开展创新活动,培训教师的创新意识,让教师群体能够进行各方面的创新活动,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教学水平的持续提升奠定基础。
        总之,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的就业指导学科体系和课程创新改革理念,为培养具有突出技能优势和创业优势的优秀人才,指明了改革方向。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和师资力量建设,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创新提供基础动力,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学科创新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莉君.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5.
        [2]陈纯华. 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案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3]周琳. 校企合作的高职就业指导体系探索[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05):100-106+118.
        [4]孙志新.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现状调查及实施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5]高金宝.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6]冉思丝.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7]潘新艳.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8]尹文彬. 高职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0):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