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钰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章贡中学濂江路校区 341000
摘 要:在当今时代,《道德与法治》在我们生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这门课的开展就是为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使有责任心,有道德。由于教学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以至于让老师突然改变教学方式很难,又加以难以适应突然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让教师有点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需要引导的时候,此时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周围的人对人对事的看法、做法都会影响学生的判断;如果这个时候教师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不但得不到提高;而且学生很容易染上不良习惯和对一些事情的错误认知,教师和家长更应该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
关键词:道德法治,生活化,探索,实践
之所以把道德与法治编入课程是为了让公民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初中课程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促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遵纪守法,并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来进行改进,使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这门课程。
1 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是指他人或自已的生活经历应用到教学中来,丰富自已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本领,让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学习更多的知识并提高能力。使其达到怀瑾握瑜的目的。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到道德与法治中主要目标是为了完善心里素质,现在年轻人由于社会压力大,学习压力大等等各种压力,很容易得抑郁症。由此可见,心里素质是提高的必要,打好心里战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将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积极的引导学生去自主学习、认识、体验和践行。让学生在乐趣中去获得知识,不仅对提高自身成绩有好处,而且也可以使得情操得以升华。
2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2.1 将生活轻轻导入课程,让学习更有趣
教学最要的环节是什么呢?是什么让学生不在感到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呢?我想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清楚。高中有一老师给代课讲的简直是滔滔不绝,可笑的是没过几分钟我就已经趴在桌子上昏昏大睡了,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老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里特点,让教学绽放属于她的色彩,她的魅力,教学与生活相遇就有了乐趣,缘来是缘。
2.2通过表演来演绎生活化情景,以此来让学生感悟
在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自控力差的时候,上课不认真听讲,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心里特点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安排学生来表演生活情景剧。
聪明的你可能已经发现这本书中的案列都来源于一个地方,相信不说,大家心里也知道,就和学习一门专业得有案例是一样的,无论哪门专业的案例都来源于生活。通过自身的演绎可以从中感悟到许多,有些是可以言传,而有些是只能意会的,虽然人人都演绎同一个剧情,但所得感悟和体会是有所不同的,也有的人只当它是场戏,演绎完了什么也没得到,只当它是个笑话,只有你真正的体会它才会把它演绎的淋漓尽致让人深入其中不可自拔。初中是一个很奇妙的一段青春,他可以让你成长,也可以让你继续当一个小孩子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看这本书还有没有其他的乐趣呢?
2.3让时事热点走进道德与法治教材中
学生是国家的兴旺,承载着国家的未来,让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国际大事以及所处时期的时事热点是必要的。为什么这本书名是《道德与法治》呢?内容里面有法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将这二字写到书名中呢?由此可见法治的重要性,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立法容易,行法于之难。要提高学生对法的兴趣,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将课本内容生动有趣的展现给学生,当打开这本课本的时候让学生眼前一亮,让他们觉得和老师讲的一样有趣,在学习的乐园中让学生自由的翱翔,像鸟儿出生没多久就要学会觅食,像老虎、狮子在小时候就要学会捕猎。国家是我们共同的家,不一定非得让老师带着我们关注我们才关注,没有国家何谈家,关注事实热点是我们本就应该做的,这是不需要任何人嘱咐安排的,现教育改革越来越倾向将国事带入考试中,难道就没有想过为什么吗?
2.4联系课外活动让学生体会这本书中的乐趣
当前教学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列如:教学思想不先进,衡量一个学生的优秀是看他/她在考试成绩中取得的成绩,对学生的评价具有片面性,对差生和优秀生的态度不同,导致差生越来越差,越来越没自信。俗话说:什么事都是经过检验才知,实践是生活的好助手,也可以说实践是必须的,没有实践何谈对错呢。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得到知识,从知识中得到乐趣,让学生对其产生热情,同时教师让学生去课外活动也锻炼了他们的判断力。
3 结束语
教师要学着改变自已的教学方式,不要一味单方面的输出,不用循规蹈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今回看改革的趋势,教育越来越贴近生活,就如电视一样离不开生活,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学,现在都要求国家未来的希望要全面发展,成为发展型人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的两人碰面都能打架的味,面对当下情形,不仅教师要改教学模式,我们自身也要学着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邦珍.巧思慧教,增强教学实效性——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元化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1):23+25.
[2]张明哲.生活情境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