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陕西省神木中学 陕西榆林 7193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在实际操作中熟悉软件的使用方式,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通过科学有趣的课堂组织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本文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深度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信息技术;生本理念;教学策略
生本理念强调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进行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学科特点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将生本理念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利用好一些可用的教学素材精心为学生设计教学课件,辅助学生以更加高效有趣的方式掌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提升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借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优化多媒体课件、开展分层教学等角度开展教学工作。
一、利用生活化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快地掌握陌生化的知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通过熟悉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生活化的授课安排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激发学生探知欲,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践用所学知识指导现实生活。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任务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Excel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单匿名汇总起来,作为学生练习Excel软件的操作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堂任务,要求学生将班级内所有学生的总成绩进行汇总并排好名次,然后算出每一学科的平均分。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这一过程,能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便捷和强大,提高了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资源为学生做好教学的情景导入,例如在学习“电子邮件收发”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段求职人员面试的视频,视频中HR要求求职者将个人简历发到自己的邮箱中。学生看到这一常见的生活场景时,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加高涨,教师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安排时就会更加顺利。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上,教师往往会根据教材为学生进行串讲,或者利用主机控制学生的电脑进行操作演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会走神发愣,要么将知识和操作步骤生硬的记在笔记本上,然后跟着既定的步骤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效率低下,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信息化的时代下,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将信息化教学设备利用起来,相较于传统黑板+粉笔的课堂演示,多媒体课件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图片、音频、视频并茂的课堂,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迅速。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翻译”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将课本上的内容复制粘贴到课件上。例如在讲解“信息及特征”相关的知识时,由于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很容易出现走神的现象。这时候教师可以将本节中的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在PPT课件上,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知识框架,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利用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班级中的学生受学习天赋和努力程度的影响,知识掌握程度肯定会参差不齐。为了照顾好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成绩好的学生实现能力的拔高,让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强化学习信心,教师可以利用分层教学法帮助班级内学生实现共同进步。教师首先要根据班级内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进行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对于优等生,教师要鼓励他们自主探索,掌握理论知识,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完成教师的要求,通过手脑结合练习,最大化的获得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提升;对于中等生,教师要加强监管为他们多创造实践的机会,一面做好教学引导,一面鼓励他们完成自主学习,争取在不断夯实知识的过程中向优等生靠拢;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待优生,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保证他们能够理解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通过正向激励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以及学科兴趣。通过分层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可以让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取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进步。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在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与便捷性。教学改革不断落实推进,为了更好地践行生本理念,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要重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枯燥的知识有趣化,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生课堂体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之心得[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12):65.
[2]张培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J].当代人,2018,(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