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符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特殊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刘亚丽
[导读] 空符号,是指以空白、间隔、停顿、距离等作为符号形式,在各种符号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一类特殊符号。高校思政教学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
        刘亚丽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  620860
        
        摘要:空符号,是指以空白、间隔、停顿、距离等作为符号形式,在各种符号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的一类特殊符号。高校思政教学旨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帮助大学生拓宽视野、开阔胸襟和励志奋斗。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主要探讨空符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将空符号相关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际,探析空符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特殊价值,从而更加高效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
        关键词:空符号;大学生;思政教学
        正文:
        引言
        空符号在人类文化和符号活动中是普遍存在的符号现象。最早提出“空符号”这一概念的是乔姆斯基,他的提法是“空范畴”,所谓的“空”就是语音形式是空的。他指出了空符号的本质,即“只有所指没有能指”。何为“空符号”? 赵毅衡先生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中这样论述: “作为符号载体的感知,可以不是物质,而是物质的缺失: 空白、寂静、无语、无臭、无味、无表情、拒绝答复等等。”绘画中的“留白”、口语中的“停顿”、音乐中的“休止”、情书久等“不来”等都存在物质的缺失,然而物质缺失能被感知,而且经常携带着重要意义。
        高校思政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科学的思想和知识武装头脑。高校思政教学还要培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方向, 激发起他们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热情, 激发起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责任感,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性人才。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主要探讨空符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运用,旨在将空符号相关理论知识用于教学实际,探析空符号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特殊价值。
        正文
        谈到教学,我们不得不提及“语流”这一概念。语流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符号一个接一个所形成之“河流”。语流可以分为书面语流和口语语流。语流是活动的、有生命的言语交流过程或思想表达过程。凡是人们需要交际、需要表达的场合,就会形成语流。语流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话轮”,即交往双方你来我往的一个言语回合。语流中的“空符号”,是指语流在时间上的种种“停顿”、“间隔”、“中断”,这些空符号是语流交际中沟通发话者与受话者的必要条件,并直接参与“语流义变”。语流空符号是口语交流中的标点符号。是展示口语语句逻辑结构的重要路标,是理解言语符号组合关系的重要向导。在这个意义上,语流中的空符号是一种索引指号。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语流空符号有六种特征,即“人为性”(受到使用者的意志和动作控制)、“必要性”(语言交流中绝对不能缺少)、“依赖性”(无法独立存在,必须依赖其符号系统中的实符号才能显现)、“可变性”(没有固定形式,必然随着周围符号的变化而变化)、“规约性”(变化中又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约束),以及“强制性”。语流空符号的强制性,是语流空符号最特殊、最突出的性质。它决定于语流空符号的符号功能,是语流空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集中表现。此外,语流空符号还和书面空符号一样有着诗意的、美学的功能,如创造节奏美,神秘美和幽默美等。
        语流空符号即语流中千变万化的“停顿”、“间隔”、“中断”,是形成语流节奏、变奏的重要因素,是参与构成不同种类语流或者同类语流中不同风格的重要美学手段和修辞手法。成功的高校思政教学必然也成功地运用了语流空符号。语流中不能没有空符号即不能没有停顿,就像乐谱中不能缺少分节线与休止符一样。只是不同语流有不同的空符号运用规则和技巧。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空符号,能够更加高效率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依照“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时间,空符号的使用主要有如下三方面优势。


        一.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论述颇为精当。可见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之重要。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非常多,这里不再赘述。空符号,如口语中的“停顿”,课件中的“留白”,课堂中的“思考时间”等。无论是用于课堂导入,还是课堂中,以及课后反思的空符号,都可以增加学生的专注力,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再是喋喋不休的填鸭式教学,或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而是合理的运用空符号,给学生“留白”,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中的“思考时间”,这对于理论知识较多的高校思政课程的学习无疑是一味良好补药。
        二.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避免灌输式教学
         高校思政教学能够使大学生学会辩证思考, 提高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思政教学中所讲授的游击战理论、党建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等等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后得出的结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建者们非常注重思维逻辑与客观现实发展进程的一致性, 根据客观事实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提出和完善自己的理论。课堂中空符号的灵活运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从而培养大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性思维能力, 使他们突破旧的思维定势, 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充分借助事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打开思路, 从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促成新观念和新思维的形成。同时,空符号的灵活运用还能够把正确的理论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结合起来, 摒弃头脑中错误的主观意识, 面向实际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培养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重指导,重实践,知行合一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一向重视调查研究,他说:“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他还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历史证明, 毛泽东理论创新活动的基础就是调查研究。对于大学生来说, 长期的学校生活使学生一直无法调查社会, 深入了解社会, 缺乏对中国社会的了解, 使部分学生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思想左右, 生出种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同时也使一些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高校思政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 还应引领大学生去了解现实社会, 去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也会激发出他们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将来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就会越大。高校思政教学课堂中以及课堂后都可以使用空符号,引导学生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把理论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结论
        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空符号,以空白、间隔、停顿、距离等作为符号形式,能够更加高效率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运用空符号,课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引导学生思考和主动学习,课后引领学生反思且勤于实践。把握空符号的独特性及其符号功能,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高校思政教学的理性认识和驾驭技巧。
        参考文献
        1.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2.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3.乌蒙贝托·艾柯.符号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