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活动”之力,创高效课堂---以《大家一起来合作》为例谈《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活动组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0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9期   作者:方美燕
[导读] 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索出以活动创设情境,点燃学习兴趣、以活动巧设难题
        方美燕
        浙江龙游阳光小学 浙江省衢州市 324400
        [摘要]本文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索出以活动创设情境,点燃学习兴趣、以活动巧设难题,启迪思维火花、以活动促进体验,助推能力提升、以活动链接生活,落实品行教育等活动教学策略,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创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活动组织策略 ;高效
        活动教学法以形式开放、贴近生活、注重体验、促进交流等优势成为新课程大力提倡的教学方式。如何让活动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生机和活力,笔者以一下《大家一起来合作》教学为例,探讨道德与法治课中活动组织策略。
         一、以活动创设情境,点燃学习兴趣
        倡导以生为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才能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深入人心的德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应充分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儿童思维直观、想象力丰富的特点设计富有童趣的活动。
        教学片段一:
        在《大家一来合作的》时,老师安排了课前与卡通人物互动的活动。
        师:今天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有些紧张,所以特别请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然后出示“小嘟嘟”图片。
        生:它是智慧乐园的小精灵,我很喜欢看他主持的节目。
        师:听,小嘟嘟有话要说呢!(画外音:大家好!我是小嘟嘟,大家一定看过我的节目吧?在以往的节目里我们大家一起做过什么呢?
        生:大家一起唱歌。大家一起跳舞。大家一起玩游戏……
        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引入课堂,通过卡通人物与孩子们的互通活动,让卡通人物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伙伴,也是评价的嘉宾,也是学习流程的引导者,创设充满童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对课堂参与的兴趣,能快速专注地进入课堂学习。
         二、以活动巧设难题,启迪思维火花
        儿童生活是鲜活的,它充满着不可预见性,不可能是完全按照某项计划进行。通过活动为学生设置难题,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考,教师再通过方法指引,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道德成长。
        教学片断二:
        在教学一下《大家一起来合作》中,教师通过“贴鼻子”活动,感受有人帮不一样。
        (一)独立贴鼻子
        师:小嘟嘟分别请两位小朋友玩 “贴鼻子”的游戏。(游戏规则:离讲台5米,蒙眼,原地转三圈,走向黑板贴鼻子。)
        两位学生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二)听故事,找方法
        师:为什么挑战会失败呢?请两生说说原因。
        师:小嘟嘟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小鹿和猴子》,请大家一边看图,一边用心听,从故事里找到好方法。
        (三)合作贴鼻子,感受不一样
        师:小猴和小鹿为什么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呢?
        生:小鹿高,它帮小猴过河,小猴会爬树,它帮小鹿摘树顶上的嫩叶子,他们相互帮忙都吃到了自己的美味。
        师:在回到我们的游戏,这个同学怎样才能蒙着眼睛把鼻子贴好呢?
        合作贴鼻子。(一生蒙眼在另一生的口头指挥下成功完成贴鼻子游戏。)
        采访说感受。分别采访帮助与受助的学生。
        通过课堂中的活动体验,在儿童心中树立发现问题,就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行动模式,提高学生道德成长。
         三、以活动促进体验,助推能力提升
        学生的品德形成离不开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相应的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体验中形成课堂生成,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
        教学片断三:
        在《大家一起来合作》中,引导学生发现学习中存在合作时,教师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们不但可以合作玩游戏,还可以合作学习呢!
        幻灯片出示活动要求,教师讲述要求:每一组同桌都有一个资料袋,资料袋里有两个信封和一块小黑板。每个小朋友都会拿到一个信封,信封里有字宝宝,只有同桌合作才能拼成一句完整的话贴在小黑板上。

比比哪对同桌合作得最好。拼好了就坐正举手告诉老师。温馨提示:同桌商量时要轻轻的。听口令:从抽屉拿出材料,开始!
        生同桌合作后,结束交流成果。
        请第一组完成的同桌上台读一读拼好的句子:我们一起学习更快乐。
        师追问:你们俩为什么这么快呀?
        生1:因为我们两个同时把字从信封里倒出来,然后一起摆就非常快。
        师:看来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效率。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生:是的,一起学习比较有伴,学习就不会很无趣,让我觉得更快乐。
        又请一组展示,生:一起学习收获多!
        师: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生:有,有一次老师让我们说说带单人旁的字,我四人小组讨论,我想到3个,李明说了2个,赵昂也说3个,张小玲说4个,我就认识了12个单人旁的字呢!
        师:一起学习有这么多好处呀!其实你们一直在享受着一起学习的快乐呢!老师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美好的瞬间。(互批作业,互认生字,互相听写;一起画画,一起背书,一起表演等)相机聊一聊这些合作学习有过哪些收获?
        师:是呀!大家一起努力,一起学习进步大呀!
        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发现,游戏速度特别快的同桌都是会合作完成的,从而在实践中发现合作的优势。
         四、以活动链接生活,落实品行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程依据“活动教育”理论进行课程建构,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在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形成道德成长。
        教学片断四:
        在《大家一起来合作》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有分工、巧配合可以让劳动会更轻松时:
        小嘟嘟话外音:今天我接到一个任务,老师让我安排一个小组值日。值日的任务有:扫地,摆桌椅,擦黑板还要倒垃圾。我该怎么安排呢?)
        师:嘟嘟遇到麻烦事了,我们来帮帮他吧。值日任务有:扫地,摆桌椅,擦黑板,倒垃圾。他们的组员有:高个子小明,大力士。你觉得该怎么安排呢?(教师边说边贴上相应的任务和人物)
        小组交流后,请一学生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安排。
        师指擦黑板栏目:你什么这样安排?
        生1:我觉得小明个子高,擦黑板合适。
        师:你能根据个人的特点安排工作真好。那又为什么安排两个人扫地呢?
        生1:因为我觉得扫地的任务比较重。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这样的安排有道理吗?
        生2:我同意。我们在安排的时候要考虑任务的轻重。
        师:如果我们班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你根据自己的特点承担哪项任务呢?你想推荐谁负责什么任务呢?为什么呢?
        生3:老师,我来负责整理书架,平时我的物品整理得最好。
        生4:老师我来负责擦黑板倒垃圾,因为我又高力气也大。我还推荐叶宇浩,他也是个力士,我们一起合作,一整桶垃圾都不怕。
        生5:我推荐我、刘银、张丽三个人扫地,因为班里有三把扫,我们三个都是扫地高手,肯定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师:是呀!大扫除时,大家有分工,巧配合,劳动一定又快又好!
        在该教学片断中,教师设计活动有两个梯度,第一层次是帮助小嘟嘟安排工作,让学生发现如何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和劳动任务的轻重合理的安排工作,这样的合作才能让劳动变得更轻松。
        活动是教学的载体,是链接孩子与生活,教师与学生,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以儿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教学形式,寓教于活动中。尤其是针对一年级孩子,让他们在玩中学、动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让高效的活动创造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孙杰.循证教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再出发”[J].中小学德育,2017(4):35.
        [3]徐丽丽.尊重儿童发展儿童[J].中小学德育,2016(8):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