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政府永宁街道办事处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对其他产业能源产业也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利于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本文对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特点进行阐述,对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做出了说明,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中小型水利工程是国内项目施工的重中之重,有着相当高的现实使用意义,施工期间,一定要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保证项目建设的工期和建设品质。然而从目前国内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来看,在施工管理阶段依然具有很多困难,这为国内水利工程的可持续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特点
1.1管理范围广
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进程中有系统性以及繁杂性等特征,触及建筑设施、电力设备等各种方面,而且在建设的进程中也会因为地质问题、规章条例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技术管理中要从诸多角度进行整体考虑,这就在某些阶段增加了管理的困难。为保证工程可以按进度进行,相关管理人员就要针对水利设施的每项进程和内容进行整体考虑,制订拥有指向性的管理计划。查看中国北部18家中小型水利工程得知,在中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触及的管理内容包含协议管理、资本管理、职工管理、设施管理、场所管理和品质管理,可见管理范围之广。
1.2管理差异性
中国地大物博,全国各地都普遍分散着水利工程,各个地方不论是在地理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于是就没有办法编制一致的管理条例,这种差别化的管理问题就成了中小型水利工程技术监管的重点难处。在监管的进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全面了解工作人员的需要,定制合乎实际的监管方法。
1.3管理不确定性
在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各种问题都会使得工程受阻,包括人为问题、天气问题、地质条件等。这些问题都是隐藏的问题,在工程建设的进程中,工作人员若拥有超高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水准,就会让施工技术变得容易完成预期目标,减少技术管理的难点,反之就会给管理增加困难。
2.当前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不足
2.1技术管理落后
对于中标的单位来说,他们都属于承包资质的公司,把部分水利工程被项目给施工承包并签订施工合同后,技术管理的主动权落在包工头身上,工程竣工验收的时候,包工头为了应付技术工程师想尽各种办法,加之很多技术工程师并不是特别重视技术控制而是比较关注控制结果。为此,各种技术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在工程施工队伍中,施工人员技术参次不齐,综合素质不高。三个基本因素(技术人员、设备的配置、是熟练技工)之间的配置比例决定了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而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很多中小型水利工程队伍技术人员未能达到行业规定和标准,三个基本因素的配置未能符合要求,加之设备配置不完善,使得整体技术水平受限,加大了技术管理难度。
2.2技术意识淡薄
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施工技术人员技术意识较为淡薄,给工程质量造成了阻碍[3]。此外,存在资金投入不足以及技术要求的现实矛盾,企业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减少成本,一般都会选择放弃技术提高与完善,而是选择较少资金的投入。
2.3频繁更改设计方案
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以及训练有素的技工是施工企业的骨架,若这个骨架不完整则会导致施工毫无秩序,出现各种不必要的常识性错误。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由于部分工程师经验、水平有限,设计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对于设计不够重视,设计方案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与实际施工要求不符合,不得不频繁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各种施工设备随之变化,这种不稳定因素情况容易发生技术失误现象,浪费资金,阻碍水利工程顺利发展。
2.4单项工程量较小
大型水利工程与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唯一区别就是专业、项目标准、规模的不同。对于很多工程量来说,其在单项工程当中比较小,增加了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例如:在基础处理以及整治边坡的时候,虽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对于技术要求水平比较高,但可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以及专业的施工人员完成。但是当当工程量达未达到的时候,则无法对这些条件进行利用,仅能采用简化的手段,由于非专业施工队伍来进行,以至于无法包成工程建设质量。
2.5资金投入不足
中小型水利工程具有单价低、工期短等特点,多数是由地方投资建设的,若在建设的早期发生失控的情况,为了弥补损失则需要不停的赶工,严重影响到了工程技术管理。与此同时,技术管理资金投入缺乏,难以实现采用专业化设备。此外,由于资金紧张,技术部门人力配置也会因此不足,进而形成各种技术管理漏洞。
3.改善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对策
3.1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完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能够对在具体管理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规定,明确管理职责,为设计变更、技术完善、施工审核等工作开展提供保障,确保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能够有据可依,能够严格要求,用高标准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
3.2做好施工技术监控工作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监控手段,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通过有效分析和处理,提升施工技术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对现场的监控,能够对施工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确保施工技术人员能够规范化操作,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能够按照管理标准实施管理,保证施工技术管理成效。
3.3明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职责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必须构建囊括施工各阶段的技术管理制度,明确技术管理工作职责。在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技术管理人员需要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对工程能否顺利实施进行评估,并对施工安排合格性、科学性加以审核;在施工阶段中,对进场施工材料、施工设备进行严格管理,对施工人员是否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进行管理;在工程竣工阶段,对施工环节中各个关键技术点加以总结。
3.4不断提升施工技术人员水平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气候等方面影响,增加施工难度,对施工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技术人员专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更多提高技术的平台。另外,还需要设置有效的奖罚机制,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帮助技术人员树立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行业规范标准,提升技术人员竞争意识,确保施工技术人员在具体施工中合理运用技术,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3.5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加以控制
水利工程技术管理体系包括了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每一道施工工序加以监控,详细记录施工技术,并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保证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能够认真落实,为提升整体施工技术管理体系运转质量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进入新时期,技术管理工作备受关注,因此,要掌握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特点,明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有效应对措施,从各个环节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力度,从而更好的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增强管理效率与质量,切实提升管理水平,为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试析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J].黄燕娜.居舍.2019(21)
[2]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J].金纤.科技风.2019(15)
[3]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J].金万彬.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