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燕军
[导读] 摘要:档案是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
        鄄城县网络信访中心  山东鄄城  274600
        摘要:档案是企业和事业单位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各项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档案具有形成者、具有查考价值、载体和形式的多样性要素,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是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是事业单位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事业单位运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档案使用效率、完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以及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主要特征,对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原则;新时期;特征;创新思路
        随着事业单位转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作为其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与事业单位内部高效运行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还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的高效发展。新时期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管理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要把握档案管理思路与方法的创新,从而推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符合时代发展。
        1.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保障事业单位有序、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是记录事业单位发展历程的有力证据。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其档案是事业单位所有信息的汇聚地,必须在一定的标准与原则下进行管理:一是规范、灵活相统一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方法应该规范、灵活,在遵循相关规定下根据单位自身的特点对档案档案进行灵活管理,以此保证档案管理方法的实用性;二是职责、权益兼顾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中,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权益都有明确的范围确定,当出现档案管理的纰漏问题,能公平处理和责任到人;三是静态、动态相结合原则,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要在保持其科学稳定的同时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档案管理体制与方法,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2.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主要特征
        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2.1信息化特征。新时期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积极采用信息化技术,通过信息化系统平台的创设加强与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使得事业单位中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在信息化系统平台上拥有清晰明确的记录、总结与跟进说明。
        2.2电子化特征。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要求管理人员将各项档案资料信息都转化成数字化模式储存在系统平台中,由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可采用电子扫描技术将纸质资料、图片等转化成高分辨率的电子信息,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
        3.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
        3.1创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事业单位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要提高工作的机制,确定合理的运行机制。在事业单位里要想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就要不断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提高对档案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时候,要求真务实,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的管理工作,提高对档案室的管理,增强档案的利用效率,不要过度使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合理的制度对大家形成一个约束,提高大家的工作效率。
        3.2强化职工内部培训。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最主要的是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所以,事业单位要不断引进新的人才,杜绝没有受过正规训练,靠走关系进入单位的人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在招聘的时候,要招聘能熟练使用电脑,并且对管理知识也熟练的人进行档案的管理工作。另外,在单位内部要善于发现人才,由单位里面合适的调岗人员进行相关的工作。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制定出晋升的空间,通过单位的培训,提高大家的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尽职尽责,认真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不能够随意更改档案,要保存好重要的文件。
        3.3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准还是处于较为初始阶段,也就是最为普通的电脑记录、打印机、复印机等来作为代替人工文本的记录工具,或者是在事业单位之中建立一个局域网络用于信息的传输。这些方式都和本文所提出的信息化的处理存在着相当的差距。所谓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其实就是应该将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从档案的两种管理方式着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工文本以及电子档案,这样做不但在档案的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和严谨性上有着明显的成效,在档案利用过程中的调取档案时的速率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功效,在对档案的阅读权限进行严格的控制,防止档案被肆意篡改的同时还要保证工作质量。在档案管理工作当中,有一部分档案是可以公开共享的,而想要将这些信息做到实时的共享和及时的传输,就必须要有着时刻备份数据的工作意识,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将数据即使进行共享,而且还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防止恶意删除等问题。
        3.4加强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利用。管理软件的使用对于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大力推行自动化管理软件的使用,针对事业单位与普通生产经营性企业在管理工作中的诸多差异,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软件不建议直接购买市面上的成品管理软件,成品管理软件虽然从价格上来说相对便宜,也能够应付一般化的管理内容,但是针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复杂性与庞杂性,還是应该尽量选择定制软件,将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建设档案、财务档案、文件档案等各方面的管理需要尽可能的实现于管理软件当中,从而帮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获得质量上的提升。
        3.5加强大数据在档案管理中的推广应用。对于事业单位来说,随着社会职能的转变、涉及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单位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现有的数据存储条件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海量数据的存储需要,所以应用大数据存储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大数据存储不仅仅表示能够存储足够多的数据,同时为了能够进一步体现大数据存储的空间优势及信息化优势,我们还应该将档案管理及数据记录的类型进行进一步扩展,从原有以数字、文字、符号为基础的档案编制模式转变为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在内并将图像、视频、音频也囊括其中的多元化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更全面的充实档案内容,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之上利用数据模型技术将2D信息建造成3D影像和模型,从而更直观的了解档案内容及各种信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资源。在新时期的网络智能化时代,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融入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加快与信息社会融合。并且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要从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健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的层面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提供保障。同时要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从而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文.实现事业单位档案优化管理的主要措施[J].时代经贸,2018(12)
        [2]祁小健.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探究[J].兰台内外,2019(07)
        [3]许娜子.新时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02)
        [4]闵丽娜.关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探讨[J].经济学,2019,2(6):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