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水电建筑工程处 广西北海 536100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的背景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改善环境的工程中,河流的治理工作是首要任务中的其中之一,也是重点难点工程。长期以来,大江大河治理工作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却相对迟缓,大部分中小河流尚未治理或治理标准较低,洪涝灾害频发。本文主要对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规划;问题;对策
1 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
1.1 治理规划不合理
虽然有关部门早已认识到了开展河流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使用了许多措施,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使得河流治理工作始终无法取得应有的质量以及效率。导致问题产生的缘由之一在于治理方案的规划缺乏全面性。和长江、黄河等治理水平较高的河流不同,中小河流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得不到较高的关注,有关部门往往会在发现问题之后才着手进行治理。同时大部分采用的是局部治理方案,这使得大部分中小河流无法得到较为全面且持续时间长的治理,而中小河流本身存在数量较多且涉及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这些因素使得我国中小河流治理的成效并不显著。
1.2 资源投入不足
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需要消耗漫长的时间,在治理时必须为其投资许多人力与资金资源。通常情况下,河流的治理成本由国家财政来承担,但是许多中小河流的治理是当地政府提供资金。当地政府部门可能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开展河流治理,同时许多河流会同时经过不同的县市,各地的政府在河流治理方面可能无法达成一致,若在资源投入等方面没有做好协商工作,便会对后续的治理带来负面影响。尤其是许多贫困地区,甚至难以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自然无法在河流治理方面提供资金。
1.3 缺乏防洪措施
在开展长江黄河等大型河流的治理工作时,在前期规划时通常会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考量,尤其是防洪建设方面,会尽可能使用最全面的建设方案,持续优化防洪工程。然而对于中小河流而言,由于其规模较小,因此在治理阶段为其提供的防洪措施也相应的减少,许多河流在该方面使用的标注为三至五年以此。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差异,而洪灾的发生受到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并非人力能够控制。因此中小河流缺乏充分的防洪措施建设,很可能造成频繁的洪灾。
1.4 水资源浪费与水污染现象严重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数量较低,一些缺水地区正面临用水紧张的临界点。然而许多居民依然缺乏节约用水的观念,因为他们并没有实际感受到水资源的匮乏。对于中小河流治理而言,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严重破坏了治理效果。同时有关部门在用水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管控方案,因此我国当前的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此外,水污染的加剧也使得中小河流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许多地处河流附近的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同时许多人习惯在河流中丢弃垃圾,这些都使得水资源受到破坏,提升了河流治理的困难程度。
2 应对中小河流治理有效对策
2.1 重视生态,增强责任意识
要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方针,以防治污染、保护水资源、修复生态环境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设计部门应当在确保防洪措施到位的基础上,关注当地的生态环境,根据河流的实际状况开展治理工作,推动人水关系走向和谐化,在制定治理方案时应当坚持“生态治理、亲近自然”的原则。在工程初期,应当强化当地政府的职责,并要求地方在提交治理工作设计报告时同步提交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意见。
2.2 严格把关,提高前期工作质量
设计工作中应当前往河流周边进行勘察,技术审查单位也需要对初期的工作进行严格的把关。依靠研究河道当前的状况,以“一段一策”的方式设计治理方案,针对已经满足防护要求或缺少防护对象的河段,可以减少该段的工程措施;针对防洪效益不高的乡村防护区则需要依据实际状况适当放宽标准,要避免工程侵占河道以及截弯改直,从而减少人为的干涉,确保河道能够维持原生态;针对一些河岸低矮,无法满足防洪需求的河段,要依据当地的状况采用相应的生态治理措施,并尽可能使用符合生态要求的建筑材料。
2.3 全面做好治理规划
中小河流能否取得良好的治理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居民的生活质量存在紧密的联系。即使中小河流的治理难度较高,但依然有必要将其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理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开展工作前应当为其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从而对河流的治理开展规划。要明确治理的最终目标,统筹兼顾水资源管理与防洪工程以实现科学全面的规划工作。针对涉及不同县市的河流,各地政府应当做好协调工作。
2.4 加大资源投入
考虑到治理工作中资源匮乏的问题。政府应当聘请河流治理方面的专家来负责治理工作,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人才在工作过程中可以考虑的更加全面。同时还要增加财政资金的投入,中小河流的治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必须为其投入高额的资金。针对涉及不同地区的河流,各地政府需要在实际治理工作开始前开展协调,在资金的投入与规划等方面实现科学的布局。若某地的资金确实非常缺乏,可以向上级政府提交拨款申请。综上所述,为了实现高效的中小河流治理,必须增加人力以及资金等方面的投入。
2.5 增强防洪能力
在针对中小河流开展治理工作时,许多地区会选择照搬大型河流的治理手段,尤其是对于防洪工程建设而言,与大型河流相比,中小河流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小河流防洪措施的有效性,政府应当依据其实际状况来采取适宜的治理方案。首先要对当地河流的具体情况以及周边的地质条件进行勘察与研究,依据研究的成果来选择相应的防洪措施,并建立起健全的防洪制度。在日常的治理工作中,则需要针对其当前的防洪状态进行检验,从而持续提高河流的防洪能力。
2.6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在治理阶段,针对水资源的实时状况进行监管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为了避免水资源受到浪费,有关部门需要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工业生产中都需要尽可能节约用水。政府应当加强宣传工作,使得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节约用水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培养起提倡节水的社会风气,并推广各种节水措施。针对工业与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有关部门也需要为其进行严格的管控,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污染防治,禁止污水废水的随意排放,推行高效的污染治理制度,增强对水资源的保护,以此来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的中小河流的治理依然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但只要有关工作者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并进一步健全治理方案,提高人物力资源的投入,并依据治理时出现的问题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方案,便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志云,陈佰福,吴海燕.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8(08):110-112.
[2]徐天勇.砾间接触氧化+河道人工湿地工艺在中小河流治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5):75-77.
[3]单浩浩.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效益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7):93+99.
[4]张树鹏.中小河流治理中非均质土堤的稳定性测定研究[J].水利技术监督,2020(04):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