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熊健翔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熊健翔
[导读]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有效缓解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产生的用水矛盾,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灌溉和抗旱防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皖江工学院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马鞍山市  243031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可有效缓解因水资源分布不均产生的用水矛盾,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灌溉和抗旱防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水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运行成本低、方便调峰等优点,是重要的能源组成部分。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长,影响范围大,因河流水文情势、水温等变化对下游河段水生生态以及河岸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都在进行着扩建与改造,这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也较为庞大,例如石油资源、电力资源,水资源等,且水资源和电力资源是维持我们正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这就会使对资源开采的力度增大,而过度开采就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危害,因此,我国发展了风力发电、水利发电等各种工程,这虽然解决了我国水、电资源紧缺的问题,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利水电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和能源保障。通过合理的设计、规划,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配不均,年内径流过程与需水过程不匹配,旱涝灾害同时发生。通过建设调蓄水库、引调水工程等可解决部分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优化水资源配置。如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平衡了我国水资源地区分配,也提高了北方地区的供水质量,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2.1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一方面,在对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工程机械设备,这些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这样就会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带来威胁。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灰尘飘扬在空中,主要包括爆破过程中的颗粒物,和钻孔过程中的一些尘土,以及被风吹起来的泥沙等,这些都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2.2对河流环境造成了影响
        自然环境就是生物之间处于自由的状态,自生自灭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生活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可以生存的更长久。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开始建筑水利工程建设,势必利用水资源来打造工程项目。渐渐的生态系统参与了人的干涉,慢慢会失去自身的生态平衡功能,一些堆积的泥沙也慢慢上浮,漂浮在河流表层,水下植物遭到破坏,泥沙缺少植物的破坏大量上涌,给水下动物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淤泥融化在纯净的水中,污染了水源,水生动物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久而久之,拥挤的泥沙会排放到岸边,对人们的居住地产生极大的影响,河流水变的混浊,影响了人们的饮水问题。
        2.3对土壤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下,使周边的土壤具有产生盐碱化的趋势。在水利水电工程截留的作用下,造成下游区域的地下水位显著降低,使土壤的含水量降低,造成土壤养分减少,使各种农作物长势不良。另外由于河道内的水体重量增加,使水体极易渗透到周边土壤内,造成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极大。受水分蒸发作用的影响,使得大量的盐分被留存于土壤中,加速了土壤盐碱化的进程,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极大影响。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
        3.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增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将生态保护因素列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考虑范畴之内,科学规划和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意识,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施工造成水体污染,进而造成航道阻塞等问题。除此之外,加大对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通过积极的宣传来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
        3.2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补偿机制
        生态系统补偿机制通过建立起多种保护生态环境的设施,利用多种方式弥补生态污染造成的损失。要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细则,使其能够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并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机制的正常运行。管理部门还应积极开展实地调研,结合施工技术等因素综合评价各项风险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力争早日修复遭受到生态破坏区域的环境。若要实现上述目标,应在管理层面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认识,将环保施工理念放到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加快环保施工技术的研究。制定出严格的工程建设标准,并对施工可能造成的生态危害进行提前预判。
        3.3制定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涵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全过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议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工程开展前期阶段,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工程的选址选线、工程规模、开发方式等方面进行环境合理性论证,在对工程影响范围内生态环境详查基础上开展现状评价,并预测工程建成后会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避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消极影响。第二,工程建设期,推行施工期环境监理和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理确保环评阶段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同步开展同深度设计,保证措施落地。通过环境监测,掌握施工期各项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第三,工程建设运行后,在竣工环保验收的基础上,推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定期评估工程运行后对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和累积影响,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蔓延。
        3.4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能够对建设工人的行为作出约束,能够让他们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规范操作,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如出台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就是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目的在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保证生态环境不受影响,做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而且,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我国经济,也是一直以来我国所遵守的原则。
        结束语
        综上,水利水电工程在带来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水利水电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其可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牛小玲.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实践[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3):123+36.
        [2]唐艳艳.浅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6):35-36.
        [3]白杨清.浅谈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C].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水利学会2018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云南省水利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8:752-756.
        [4]陈光辉,黄玉烨.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河南科技,2018(02):93-94.
        [5]龚德芬.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