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措施 赵林生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赵林生
[导读]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诸暨众阳混凝土有限公司  浙江诸暨  311804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给予了我国各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周期较长,而这也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会带来质量问题,尤其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受其材料性质的影响,其在实际中对质量工艺有着明确的规定要求,若是施工质量应用不当则可能会为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隐患。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检测措施
        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的支持,才有今天的成就和规模。在建筑中,在气候条件、设备技术水平、人为操作等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会对建筑混凝土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进而降低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效果。近些年,相关部门在监管工程建设质量阶段时,尝试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手段,这些是减少及规避混凝土质量缺陷的有效途径之一。
        1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第一方面,混凝土的配合比因素。一般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考虑结构设计强度、构件类型、截面尺寸、施工工艺条件等因素设计配比,以确保成品构件的强度和质量。受到工作经验和对现场情况的了解程度影响,混凝土配比实验室所设计的配合比不一定是与施工状况完全匹配的,施工现场采取的混凝土垂直运输装置、方式、运输距离以及气温等方面产生变化时,应当依照实际变化情况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第二方面,混凝土的和易性因素。和易性是指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和流动性。假如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就有可能造成混凝土发生离析或是难以振捣密实。只有当混凝土有较好和易性时,才方便进行振实,而不会有离析问题产生。第三方面,振捣。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有没有充分振捣,是对混凝土的最终质量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因为振捣不良会导致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孔洞、蜂窝等问题。因此,相关施工部门需关注混凝土的振捣作业,调配经验丰富的操作手负责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做到振捣充分、不漏振又不过振。第四方面,施工工作人员因素。施工人员是施工过程的指挥者以及操作者,施工工作人员的施工作业水平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应当对各流程做到严格控制,建立起健全的规章体制以及质量控制制度。及时对作业人员进行交底、提醒,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责任意识。
        2混凝土质量的检测措施
        2.1钻芯法
        钻芯法适用于检测如下几种工况下的混凝土质量:1.在火灾、冻害、侵蚀等外界因素作用下,造成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2.工程建设材料质量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施工操作不规范、养护不到位等诱发的混凝土质量缺陷。3.评估投运一段时间后建筑的质量。4.检测试块的强度指标。首先,在选用钻芯法测评混凝土质量阶段,要先组织相关人员科学设定钻芯位置,通常是方便钻芯机安放及运转的部位、能协助施工单位较客观评估建筑体整体质量的位置,承载压力偏低的部位联合主筋、管线、预埋件等间距较大的部位等。其次,联合使用钻芯法与非破损法较为系统的检测混凝土质量,要求一定要和非破损法相关操作保持同步。最后,告知相关人员要结合芯样状态阐述、强度两个方面评价和预判断混凝土质量。该检测措施应用阶段暴露出两点不足之处,一是会对建筑体结构完整性造成损伤;二是需要投入较多资金去完成检测、试验及修补质量缺陷等工作。
        2.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的体系的良好程度直接关系到着施工行为是否规范,也决定了施工能否高质和高效开展的重要原因。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使每个员工尽到自己应有的责任,且施工人员的工作绩效受施工质量管理的影响,这样做不仅提升了工作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建立完善质量检测小组的监测管理工作,还要做好巡检工作的整体的安排。质量问题如果被发现,要尽可能的解决,直到上一个问题解决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2.3严格做好材料质量管理
        材料合格是混凝土质量合格的首要保障,项目部应做好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工作。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应要求厂家提供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协同监理单位做好见证取样工作。商品混凝土进场后,要抽检坍落度,验证其和易性,浇筑过程中,按规范规定的取样频率,留取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及时送检,确保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
        2.4混凝土回弹法
        这种检测方法的过程是:检测人员使用具有重锤等的设备向需要进行检测的混凝土进行撞击,此时,重锤就会从混凝土上弹开,并具有一个弹开的角度和距离,将两者带入到对应的公式里,就能够得到混凝土的一些性能信息,比如:内部结构稳定性。在实际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与其他混凝土检测技术相比,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注意这种技术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在检测的过程中,对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和结构影响比较的小,施工单位可以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练习混凝土回弹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检测工作积累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混凝土回弹法之前,一定要对所需要检测的混凝土进行观察,如果其表面有裂缝等问题时,不应该再使用回弹法,这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一定的伤害。
        2.5射钉法
        以往在工程建设阶段,有施工队用射钉法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因射钉在某个监测位点时难以贯穿,导致施工单位无法获得混凝土的强度指标。采用该方法检测时,工作人员应重视如下几点问题:1.射钉会损伤混凝土的表面结构。2.若混凝土局部位置与表层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时,射钉法不适用于检测该部位。3.及时清除钢筋构件及表层存留的粒径偏大砂石,否则很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形成较大差错。
        2.6电磁感应法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
        利用钢筋扫描仪进行钢筋保护层检测,检测原理:根据电磁场理论,线圈是严格磁偶极子,当信号源供给交变电流时,它向外界辐射出电磁场;钢筋是一个电偶极子,它接收外界电场,从而产生沿钢筋分布的大小感应电流。钢筋的感应电流重新向外界辐射出电磁场(即二次场),使原激励线圈产生感生电动势,从而使线圈的输出电压产生变化,钢筋位置测定仪正是根据这一变化来确定钢筋所在的位置及其保护层厚度。而且在钢筋的正上方时,线圈的输出电压受钢筋所产生的二次磁场的影响最大。只有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达到要求的厚度时才能保证二者之间的粘合力达到最佳的结合程度。只有保证二者之间的粘合度才能提高构件的承载力,保护整个的结构体系。
        2.7对建筑工程项目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进行规范管理
        1.要在项目施工之前,制订与工程实际相符的混凝土的施工各环节和各机械的操作规程,在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2.对以往施工经验进行全面总结,针对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质量通病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3.强化施工操作的监督工作,对重点工序、部位的施工操作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及时指正错误,消除隐患。
        结语
        总之,混凝土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严格依照相关规范标准落实混凝土质量的检测工作,这是保证建筑项目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混凝土质检工作,以严谨的态度参与到该项工作中,结合工程实况拟定适宜的检测试验方案,发现、处理混凝土质量问题,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松,焦汝强.建筑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检测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5.
        [2]黄佳莉.水工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122-123.
        [3]孙仲平,雷文锋,周利,等.工业大数据在预拌混凝土质量反馈模型的运用[J].山东化工,2020,49(2):114-117+120.
        作者简介:赵林生,身份证号码:33072619720923XXXX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