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032219710105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结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特点,对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概述,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水库的生态修复处理方法和措施进行了分析,需要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布置、隔离措施建设、农业面源污染等,从而更好的促进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治理措施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工程量较大,施工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对防治工作不重视,将导致施工过程中屡屡出现错误,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防治措施不到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现象,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且流失的类型较多,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水利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防治为主,要在确保水利工程项目安全的同时做好合理的防治措施。
1水土流失现状
水利工程施工的时间较长,施工量较大,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较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减少水土流失。水利工程施工中没能做好防护措施,容易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水利工程施工会导致地面裸露面积增加,原有的土壤或者植被遭受到破坏,进一步增加水土流失现象。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的时间较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工作人员为了缩短周期会选择就地取材,在施工现场居住生活,导致大量树木被砍伐,而人工种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森林覆盖面积大大降低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增加。此外,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也会加剧水土流失,为我国环境保护带来很大的困难。
2引发水土流失的原因
2.1植被遭受破坏
在水利工程开展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会利用相应的设备对地面表层进行挖掘,该项工作可以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奠定基础。但是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时会破坏植被,从而影响路面、路基的稳定性。如果在完成挖掘工作之后,施工人员并未利用相应的方式对原始的地基进行加固,而是直接在此基础之上开展工程建设,可能导致表层地面遭受相应的破坏。如果在雨季来临时,大量雨水直接冲刷地表,就会带走地表中的大量泥土,从而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如果水土流失问题过于严重,就会对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植被遭受破坏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
2.2临时占地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诸多的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由于施工工期较长,为了确保施工的有效开展,部分人员会在施工周围地区临时搭建相应的生活场所,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活以及休息,而这些临时搭建场所会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变化。在某一阶段的工程完工之后,施工人员会将临时住所拆除,避免临时住所的搭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在构建临时住所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施工填土,如果施工人员不能对搭建临时住所的地区的土地进行加固,可能导致该地区土层坚固性逐渐减弱,致使构建临时生活场所的土地难以经受强风以及雨水的冲刷,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这一问题会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为了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在水利工程开展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在拆除临时搭建场所之后对土地进行相应的加固。
3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措施
3.1提高工程施工设计水平
水利工程在设计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全面分析水利工程项目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估项目实施对成本方面的影响,根据评估的结果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修改,采取最优的施工方案,尽可能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要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评估,提高水土流失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设计师对水利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及治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整体规模改进水土保持方案,降低经济损失,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增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2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而且部分工作需要重复去做。在工作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同时还要制定与之相关的计划,明确操作步骤和操作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治理得到落实。要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选择相应的技术,使方案的内容符合实际情况。由于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工作不可或缺,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要确保每一项工作内容合理,符合实际要求。
3.3积极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栽种一些适宜的植被或者农作物,能够增加土壤表层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采用多种植被交替耕种的方法,能够稳固土壤。同时,减少树木砍伐,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提高植被的覆盖面积,禁止对森林进行破坏,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森林面积,加强护林爱林工作,对水土保持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林业种植和管理,也可以降低工程项目周边的风速,对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重要意义。
3.4加强施工现场的防护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开排水沟、导流沟等有效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控制,可以缓解水土流失现象。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对废水进行处理,重视对渣场的水土保持防护工作,尽可能降低占地面积,合理规划水利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加强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可以提高水土保持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的防护工作,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植被面积的损害,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能够保障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尽可能减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水利工程施工的线路较长,途经多种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较多,需要合理进行控制。
3.5加大支持力度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加大支持力度。首先,要保证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以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案。第二,要购置先进的设备,使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第三,要加强技术交流,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地区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第四,由于水土保持工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加以支持。要确保水土保持项目有足够的经费,还要明确相应的责任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结语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充分意识到这一工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修复。相关部门和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积极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出水土保持的优势,将其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各项工作得到明确规定,在做出相关决策时也会有更加完善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谭会国.探究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J].环境与发展,2020,32(03):188+190.
[2]高淑慧,周龙阁,张智芳.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87-188.
[3]丁焕希.浅谈我国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优化中的重要性[J].农业与技术,2017,37(02):46-47.
[4]吴兰英.剖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河南建材,2019(05):203-204.
[5]付念.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8(06):296.
[6]刘晓龙,段小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时代农机,201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