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行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杨莉源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杨莉源
        湖南省石门县澧斓学校  415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小学班主任是开展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班级学生的领导者与组织者,其与学生群体的接触时间要远远多于其他任课教师,是连接学校以及家庭的重要桥梁,由此可见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下,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逐渐趋向于多元化方向,不仅仅需要人才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还要求其具备更为良好的德行素养。因此,小学班主任的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塑造符合今后社会发展进程的优秀学生群体已然刻不容缓。下面,本文就新时期下的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实行策略做出了简要探析,以求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实行策略
        许多著名教育家曾经都说过:教育绝对不能脱离爱。班主任所承担的责任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为学生传递知识,而且还要成为和学生产生心灵交流的重要角色。因此,班主任的工作往往较为复杂,而对于认知能力尚未完全形成的小学生群体来讲,班主任工作就显得更为困难了。将小学生群体塑造成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人是小学班主任的核心工作目标,而达到此项目标的核心就是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助力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行素养。
一、从多方面着手,充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无数实践证明,学生的品行、学习、劳动以及卫生的优劣情况均和其各种行为习惯存有本质上的联系,因此助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就显得极具重要性,这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前提要素。首先,班主任应教育学生保持现有的良好行为习惯;其次,纠正学生现有的各种不良习惯,诸如上课走神、难以守时、学习自主性不强等等;再次,重点培养学生尚未拥有的各种良好习惯,诸如团结友善、学习认真、踏实刻苦等;最后,重点塑造学生明辨是非的重要能力,避免其受到各种不良风气的侵染,例如搞团伙主义、沉迷网络游戏、约群架等。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核心在于为学生提供长时间的训练帮助,重点激发学生自觉遵守习惯的意识,从作业着手,教师应该保障所有学生作业本中不能出现雷同答案,同时需要在平时教学或者课余时间观察学生的各种习惯,从中寻找问题,并针对性地予以纠正,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良好习惯的深刻认识。
二、充分展现班干部的班级管理作用
        仅仅依靠于班主任管理班级显然存有诸多不足之处,班主任无法在所有时间均和学生在一起,鉴于此,选取优秀的班级干部就显得颇为重要,其从属于班主任执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同时也是保障学生时刻处于班主任监督情况下的重要保障。选择并培养班干部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核心支撑。鉴于此,在刚刚开学的时候,班主任需要尽可能地通过多种途径来了解学生,物色相应的班干部人选。在和学生群体进行进一步接触的过程中,从积极分子中挑选相应的班级干部。选择班干部应该遵从以下重要原则:既要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又不能对同学过于苛责。

由于小学生尚且处于成长初始阶段,因此往往需要教师的有效帮助方可,班主任可以选择在各方面表现都极为优秀的学生,其往往能够为学生群体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也可以选取在某个领域较为突出的学生,在学生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当班干部的具体人选确定之后,班主任就需要重点强化各个班级干部的综合素养,强化其工作能力,在给予其相应的权利的时候教授班干部如何更为行之有效地应用自己的权利,促使其能够以身作则,成为善待同学、善于发现同学错误的良好干部团队。
三、关爱呵护学生,重点强化学生的德行素养
        班主任是学生群体的引导者,同时更应该成为能够和学生交心的朋友。实践证明,如果想要完成班级常规管理工作,全面强化班主任的工作效果,那么就有必要从学生关心的日常学习生活着手,助力学生解决其存在的各种困难,帮助学生妥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并指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外活动当中,以此来拉近师生群体之间的距离,用以完成相应的预期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当班主任和学生群体之间产生充足的交流互动之后,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信任感将会大幅增强,这样便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叛逆问题,教育如果缺乏相应的爱作为支撑,那么不管是智慧亦或是德行都无法获得有效发展。如果学生对班主任并不信任,甚至因此而产生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那么即便管理流程多么具体,最终目标多么庞大都显然是徒劳的。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开展大量优秀的课外活动,以此来增加对学生群体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与生活中所存有的困难,重点赢取学生的信任,助力其形成良好的德行素养以及认知能力。
四、引领家校相互联合,助力学生进步发展
        家长在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有着无可忽略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必要深度联合学生群体的家长,用以引导其正确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首先,班主任应该正确引导家长,帮助其明确正确的教育方法。家长群体普遍希望孩子具有良好的未来,但是其教育方法却往往并不得当,因此班主任需要给予家长实际引导,帮助其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部分家长对学习教育常常秉持负面认识,认为教师批评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教师偏心,面对此种家长,班主任有必要和其耐心解释学校内部的原则与规定,并为其讲述相应的班级管理措施,用以获得家长群体的配合与理解,促使其自主地参与到学生德育教育的工作中。其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问题,因此这就要求班主任能够联合家长进行共同教育,通过学校与家庭的联手处理来解决现下学生发展过程中存有的问题,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家校德育教育氛围,促使其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忽略的,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重点凸显出学生的主要地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融入充足的人性化要素,以此来拉近与学生群体的距离,助力其形成更为完整的认知能力,长此以往势必会为学生德行素养的成长带来良好支撑,完成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余.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甘肃教育,2019(14):29.
        [2]李明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11):167.
        [3]丁丰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21):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