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更需要爱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金玲
[导读] 如何重建学困生自信,如何使他们从黑暗中走出,在阳光和爱的温暖中茁壮成长,执教十几年,每一年,每一届学困生都是老师的头疼事
        张金玲  
        西安市周至县哑柏新区九年制学校 陕西省 西安市 710406
        摘要:如何重建学困生自信,如何使他们从黑暗中走出,在阳光和爱的温暖中茁壮成长,执教十几年,每一年,每一届学困生都是老师的头疼事,如何重建学困生的自信;如何使他们从自卑或自暴自弃的黑暗中走出,在阳光的温暖和照耀下茁壮成长?是我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现将我的一点粗浅认识分享给大家。
关键词:学困生   关注   教育   爱
首先,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学困生,所谓学困生通常指的是思想、行为、道德品行比较差的学生,或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或两者均具备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存在的,他们的存在是必然的,因为你只要走进他们,了解他们,你就会发现他们的问题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素质的问题,生存环境的问题。我接触的学困生大致可分为这几类;(一)家庭贫困,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那么这些孩子由于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陪伴,爷爷、奶奶又“管不了”“管不住”导致这些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而一点一点变成学困生。(二)父母离异,这样情况的孩子还不少,每年都有父母离异,伤害最大的是孩子,这些孩子多数都自卑、胆小最后也因无人管束而变为学困生。(三)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孩子,只是一味的溺爱、惯孩子,比如给孩子买手机,买平板,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但是又疏于管控,导致孩子经不起诱惑,整天沉迷于手机游戏而荒废了学业,最终也变成了“学困生”。
        这些孩子中有许多其实是很聪明的,但由于环境所致,最后变成了学困生,实在可惜,作为教师,我看到后很心疼,那么如何转变他们呢?我以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关注使其具有存在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被他人关注,因为有了关注就有了存在感。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大多数老师都将目光聚焦在了好学生身上,对学困生表示无计可施,无药可救。但我恰恰相反,学困生更需要关注、关爱,我常以爱的真诚打动他们,时刻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目光会不时的围绕着他们,眼神中透着鼓励、期盼。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们觉得这个老师真像妈妈,渐渐地他们悄然发生了变化,1.主动向老师问好。

2.爱说笑了。3.愿意主动学习。4.渴望被关注,在这点滴的变化中隐藏着他们内心的需求——存在感。
        二、重塑自信有担当
        学困生多数既没自信,更不用说担当了,他们大多由于被冷落批评甚至嘲笑都自暴自弃,毫无担当,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我有意识让这些同学去完成一些他们能够完成的事情;比如打扫班级清洁区,或管理班级直饮机或管理班级多媒体,甚至小到给老师倒杯水的事。然后对做得好的,给与肯定并在班里进行表扬,从而渐渐重塑他们的自信,使他们有所担当。
        三、激发责任意识
        有了关注、温暖了心灵;有了自信,激起了担当;有了担当,生发了责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之后,学困生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层次了,他们也会考虑班级的形象,集体的荣誉,他们会因为学校晨会上的一次对班级的表扬而欢呼;也会因学校领导的对班级的一次批评而伤感;他们会因流动红旗没轮到自己班级而感到失落;也会因为清洁区没打扫彻底被扣分而感到自责;他们更会因为自己的成绩太低拉了全班的平均分而感到无限的沮丧,以上种种已经证明他们变了,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学困生”了,他们有了责任意识。
        四、责任产生追求
“追求”曾经是每个学困生不愿看到,也不愿听到的词语,因为追求永远伴随着光环,这与他们是遥不可及的,可是经过一番努力,一番蜕变,他们也渐渐产生了美好的追求,多么幸福的事情,他们像在黑暗中迷失的羔羊,终于找到光亮,寻到了草原的方向,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小追求”、“小目标”。风雨过后,迎接你的总有彩虹,通过集体的力量,老师的关爱、自己的努力,学困生们笑了。他们终于体味到了成功的滋味,而这样的滋味会带领他们走向更宽广的未来。
        教育是以爱育爱,以教师之爱锻造学生之爱的过程,在数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更能深刻的感受到:爱是智慧,更是荣光,它是雅斯贝尔笔下那棵苍翠葱郁的树,可以去摇动另一颗树;是碧空中那朵洁白的云,可以去推动另一朵云,这个推动和摇动的过程是那么美好和神奇,而沉醉在花的世界里的我,努力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生命之花在爱的滋养下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刘术红《名师智慧》——情怀·思想·风格·方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