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融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王雪丽
[导读] 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中重要的课程,在小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道德人格和法治意识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雪丽
        湖南省澧县九澧实验中学  415500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中重要的课程,在小学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道德人格和法治意识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在教学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对于法治的认识不深,对于原则的意识比较淡薄,经常会发生一些违法的行为。因此,在小学中进行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融合教学是势在必行的,这对于提升学生法治意识和降低青少年犯罪现象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融合教学进行了方法探究。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法制教育;融合教学
        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在小学进行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教学既是教改的要求,也符合国家发展的趋势,对于小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和法治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小学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帮助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的优秀人才。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课的教学现状
        首先,校方和家长对于学生的的法治教育不够重视。在当前的小学中,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并不是很重视,通常只是为学生安排一周两节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任务全都推到教师的教学中。另外,家长也没有肩负起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责任,对于孩子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并不是很重视,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缺少对道德与法治的宣传教育。由于应试教育深深影响着人们,学校的课程都是为了学生的升学而开设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提升,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育。在道德与法治的课上,缺少教学设备,对于学生的教学局限于课本,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积极,学校又缺少对道德与法治的宣传和教育,导致学校缺少法制教育氛围,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最后,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手段过少,学生对其缺乏兴趣。在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过度依赖教材中的知识和例子,缺少对生活实际中的联系,导致课堂教学比较枯燥,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导致学生在课上经常出现走神、不能专心听课的现象,导致道德与法治教学缺少有效性。
        二、法制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课融合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法制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融合教学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性意识。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小学生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消遣,但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的网络诈骗,对小学生的安全上网产生了了很大的危害。小学生经验少,对于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过差,导致一些骗子利用网络漏洞对学生进行欺诈,造成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受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可见,必须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进行中法制教育,通过学习法律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鉴别信息的能力,坚定正确的行为观念,面对网络上的诱惑能够不受影响,保障小学生的利益。
        其次,通过法制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融合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小学生年纪尚小,性格比较冲动,对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抵制力差,再加上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进行法制教育,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学会抵制不良行为,通过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发生违法犯罪的行为,这对于小学生健康的成长非常重要。
        三、法制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课融合教学的方法
        (一)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最佳场所,对于学生的的法制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的知识了解,明白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提升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因此,教师要重视道德与法治课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教学,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对人或事的分辨能力,在生活中时刻通过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另外,学校要经常开展一些法治宣传活动,如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安全与法治的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例如,在重要的节日前后为学生进行安全与法律的知识讲座;在学校的宣传栏和板报进行《宪法》知识的宣传;利用升国旗的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向学生传递正确的观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二)重视法治教育,拓展法制教育内容
        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生必修的课程,这不仅是教育标准的要求,也是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要求。因此,在当前小学的道德与法治中,教师要将法制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法治内容,通过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多举一些生活中的法治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的适用范围以及约束性,增强对法律的认知。例如,在《大家排好队》这节课,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场景模拟,将教材中的人物心理活动让学生说出来,通过学生对于不排队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应当遵守的规则。教师这时将法制知识引入,为学生讲解一些不遵守法律而造成严重影响的例子,增强学生对法律观念的接受度。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因此,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课上多补充法治教学内容,通过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法制教育,帮助学生规范行为,增强对人或事的辨别能力,提升学生的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