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廖丽雅
[导读] 幼儿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廖丽雅
        德化县湖前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不断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很多的变化,而最显著的就是新时代潮流下所带来的科学活动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很好的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幼儿科学素养
        幼儿科学素养是近代以来新兴的一种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旨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藉此来深层次的加深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1优化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单就以幼儿园的教学状况来看,大多数导致教学工作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是教学工作出现阻碍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幼儿园学生本身的心智和行为有关。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心智还很幼稚,自身的智商和情商都有所缺陷,并且,很多孩子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极为有限,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们对于新鲜事物和知识的接受会天生有所抵触。再加上以往的教学机制和体系多是以灌输式的情况来对学生开展教学,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幼儿园教学活动进行的难度。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针对目前幼儿园教学状况进行着重分析。据不完全统计,很多的幼儿园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活动时,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或者是对于孩子教学工作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得盲目、不从容,很多的教学内容和资源都无法有效的利用起来。面对这一情况,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规定,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时,教师需要依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情况,对幼儿进行必备科学素养的培养,同时,还要借助科学活动环境来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这一教学方法就极大的突破了传统幼儿教学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助科学素养这个跳点来对学生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工作。
        例如在进行科学知识-力的这一章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应该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优化,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书本上的知识相对固执且繁琐,很多的孩子甚至都不愿意主动的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阅读和浏览,这样就会极大的造成幼儿教学工作的难度和阻碍,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优化,将书本知识相应的转变为一种较为现象化或者是抽象化的一种知识形式,而这种知识形式可以是很多变的,诸如音乐、影音、动画等可以直接展现在同学面前的一种知识载体。这种特殊的知识载体相较于书本知识来说,往往所能承载的知识内容量较少、且很多重要的知识以及核心思想都无法很好的将其传承下去。但是,这种特殊形式的知识载体有一个最为显著的优点,那就是相较于传统书本知识载体来说,声音和动画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并且,这种特殊形式的教学内容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可以让孩子更多的精神被聚集在老师的身边,以此来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下一层次的教学活动。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学或者是语言上的说辞,那么孩子们可能会很快的失去兴趣而且很有可能会对该章节知识选择放弃。那么,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情况,相应的将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最大限度的将力相关的知识和内容以实际且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力的存在。教师此时就可以对孩子施加一个不大不小的力,让孩子明确的体会到这个作用力的感觉,同时,再加以提供语言上的说明,让孩子知道这个作用力的理论结构,将理论和实践双双进行结合,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开放教学模式
        对于现代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来说,除了要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优化之外,最关键的就是要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况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学习状况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时刻的对教学模式选用一种开放式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因为对于幼儿来说,传统的封闭式灌输教育所能起到的教学效果往往很有限,并且,大多数的孩子对于教师一味的灌输教师都是以抵触心理所表现出来的,这就会进一步加大幼儿园教学活动本身的难度。因此,如果教师想要对现有的教学效果有所突破,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改良效果,就需要学会运用科学活动环境,对孩子进行科学素养的教学工作。一般来说,科学素养在学术角度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科学知识的了解、科学的研究和方法、科学对于社会和自身的影响。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所一直说到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对于幼儿的教学活动来说有着相当明显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这一点上不仅仅是表现为孩子自身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多的是集中在学生自身更加愿意去进行主动式的科学学习以及各个方面知识的主观性吸取和接受,这一点也是科学素养在幼儿教学中所最重要表现出来的一点作用。因此,教师如果想要良好的运用当代科学活动环境来对幼儿进行必备的科学素养培养工作,那么开放教学模式是必经之路。
        例如在进行科学手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风筝的制作教学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和学生之间的学习状况来选用具有针对性的开放教学模式,依据不同孩子之间的学习状况来进行教学模式的灵活变动,从而实现现代科学活动环境的作用,对孩子进行积极的科学素养培养工作。一般来说,风筝的制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因为风筝本身如果对于起飞的距离以及最终上升的高度要求不高时,那么所需要的制作步骤和科学原理就较为简单,反之则较难,而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再加上幼儿教学本身就不是很注重最终的教学结果,而是更为注重孩子本身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主观性的对科学素养进行了解和培养,鼓励孩子自主进行风筝的制作,而教师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必备的制作材料和顺序即可,充分的开放教学课堂,尽可能的将整个幼儿园科学教学还给孩子们,以此来达到最佳的科学素养培养效果。
3创新教学氛围
        最后一个利用科学活动环境来对幼儿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措施,那就是创新教学氛围,因为对于当代的幼儿教学现状来说,很多造成幼儿园教学出现阻碍或者是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原因,还是由于多数孩子所处的教学年龄比较特殊且尴尬,幼儿本身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就很弱,再加上很多的科学知识都较为抽象,多数的科学知识只要稍微涉及的多一点,就会使得整个知识变得难以理解且繁琐,这样就会直接造成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加剧,因此,如果想要良好的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工作,那么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举措,那就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状况,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性的教学氛围,且这一点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虽然幼儿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幼儿对于周边环境的敏感程度是极为突出的,幼儿相较于成人来说,会跟容易受到家长、社会、教师的影响,有句老话说的好,三岁看老、七岁看大,不是没有道理的。
        例如在进行水的相关概念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来对水的相关概念和知识进行一定的情景还原,比如说让幼儿在水中进行游戏、或者是安排各式各样的游泳板和辅助性且带有教育意义的水中玩具等,让孩子在水里感受水的神秘,并且,亲身体验的感觉相较于理论知识层次来说,给与学生的感受是更为丰富的,因此,如果教师可以很好的利用好自身周边所存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性的学习氛围,那么将极大的提升整个幼儿教学的教学效果。
4总结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学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比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幼儿园教学主要进行的是启蒙式教学,更多的是可以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培养一个良好的科学素养,以此来便于孩子后续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美玲.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环境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J].中外交流,2017,(35):273.
[2]汤远梅.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环境中培养幼儿科学素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