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玲
杭州市澎博幼儿园310000
摘要: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与教育而言十分重要,对幼儿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益处。因此,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特征,结合实际,从多角度探究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后从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趣味游戏、根据教学环境开展趣味游戏、根据不同科目开展趣味游戏、利用民间资源开展趣味游戏四个方面讲解了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趣味游戏;幼儿园教育;实践探析
引言:
趣味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对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各种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趣味游戏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帮助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成熟,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趣味游戏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协调发展。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身体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促进了身体的发育。同时,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进行合作,促进了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趣味游戏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育。趣味游戏能够让幼儿在环环相扣的游戏当中发散思维,充分展开想象,有利于幼儿进行思维创新。例如,在幼儿进行“过家家”这种角色扮演类的趣味游戏时,孩子需要根据自己的角色特点来与其他幼儿的角色进行交流,使得幼儿的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同时得到锻炼。
第三,趣味游戏对幼儿的情感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阶段的情感培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幼儿在幼儿园中接收到的情感教育对长大后心理与人格的形成都有着很大影响。趣味游戏轻松、愉快的特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积极的情绪,且有助于幼儿情感的表达[1]。比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可以高兴的欢呼、也可以伤心的哭泣。
二、趣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一)结合实际生活开展趣味游戏
教师在设计趣味游戏时需要从实际生活出发,设计贴近生活的游戏内容,让幼儿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生活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带手帕到学校,在经过教学后,可以设计比赛叠被子的趣味游戏,将生活技能的培养融入到游戏教学中来,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生活。
在开展趣味游戏教育时,教师需要为孩子创建生活化的游戏情景,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在游戏中逐渐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孩子们结束吹泡泡等活动之后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洗手步骤,还可以让幼儿学习有关洗手步骤的儿歌。
(二)根据教学环境开展趣味游戏
环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创建合适的教学环境,然后根据环境特点设计趣味游戏,并主动引导孩子参与到游戏中来。例如,要想帮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教师需要创建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室的不同位置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在教师墙壁上张贴植物图片,然后鼓励孩子们去欣赏这些植物,让孩子们在观察过程中感受自然的气息和生命的力量。
(三)根据不同科目开展趣味游戏
不同科目的学习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趣味化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科目对教学的要求来设计合适的游戏方式与内容,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比如在进行数学科目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排火车”的趣味游戏,让孩子们根据教师口令变换位置与距离,来帮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与远近关系。不同的科目教学需要不同的游戏内容,但都要求游戏设计与科目特点相结合。
(四)利用民间资源开展趣味游戏
与创新型游戏相比较,民间游戏的规则简单、材料容易获得,且充满趣味性与智慧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将民间游戏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在进行趣味游戏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当对区域内的民间游戏有一定的掌握,然后搜集一些游戏材料,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范围和教学场地来挑选合适的民间游戏。比如,对于年龄较小的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应当选择“五门开开”类型的游戏,提高幼儿的手脑能力[2]。再比如,在进行户外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幼儿进行“跳房子”等的趣味游戏,锻炼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对现有的民间游戏玩法进行拓展和创新,鼓励孩子们自主创造新的玩法与游戏内容,在趣味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探索精神。
三、结束语
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情感认知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幼儿创建各种各样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安全、愉悦的学习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欧珠旺姆. 新形式下学前趣味游戏教育的实践探析[J]. 环球慈善, 2019, 2(010):P.1-1.
[2]蔡玲.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研究[J]. 求知导刊, 2019, 6(01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