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途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洪燕
[导读]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
        张洪燕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摘要: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写作时要有可以表达的内容,要有表达的欲望,要有表达的能力,最终将表达内容整理成优秀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先要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使学生有写作的对象与内容,再规范学生写作的语言,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途径探索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途径探索
引言
        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规范学生的写作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督促学生做好素材的积累,使学生在写作时言之有物,并能有逻辑地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情感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注重写作技巧和写作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和学生进行感情上的交流。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降低写作教学的提升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学生丧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水平下降。例如在关于人物的写作过程中,如果学生描绘自己身边的同学或者教师,那么在后续的写作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提示和点拨,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展开情感上的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和教师进行思想上的沟通。高中学生在思维上已经接近成年,所以需要教师通过成人的交流方式指导,而非传统的说教,高中生希望教师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和经验教学,从这种情感抒发的角度进行创作表达。
        (二)重视知识教学,轻视写作能力提升
        一些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写作中的技能要点,但没有从学生写作的实际出发,考量学生对写作的构思能力。例如在讲解议论文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会告诉学生写作议论文的模式与套路,希望让学生按照固定套路构思。但是这种固定套路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知识被限制在结构之中,很难在思想层面上跳出这种结构。套路化的结构会限制学生创造力、观察力以及想象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写作的个性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扭曲了写作本应具有的正确观念。学生的写作过程作为一种创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特色,如果学生都按照教师所预设的“格式套路”写作,那么对于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并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的写作学习要对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这一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推动,当前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中过于强调知识和学习的模式化,对于学生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利用导图创作,培养写作习惯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许多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写草稿的习惯。于是,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就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有的语言逻辑不通顺,有的想法不统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使学生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主旨阐述自己的思想,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习惯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创作。思维导图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围绕一个核心进行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写作,既可以使学生梳理写作逻辑,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比如,在对专业与人生发展的讨论中,学生对成功与专业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有的人认为选好专业未来才能找到好工作,也有人认为成功不取决于专业。

学生在写作前,可以先利用思维导图想好自己要写的内容,如以成功与专业的关系为核心,可以举成功的人有的并不是从事本专业、本行业的例子,也可以举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却没有取得成功的例子。在举例成功的人不是从事本专业、本行业时,学生还可以将例子放在一起,总结这些成功人物的共同特点。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自己写作的逻辑,并根据思维导图一点、一点地拓展自己的写作方向,最终,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有条理地论述成功与专业的关系,提高写作水平。
三、以任务驱动设计学生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驱动型作文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景式作文,它是在具体情境下的写作。教师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采用任务驱动法,这不仅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作文教学情境,也要求学生在有作文情境的氛围内进行作文创作,从而提高写作效率。“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是学习任务,这就与“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不谋而合,二者都是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教师可以先创设一个真实、有趣味性的作文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进行创作,表达真情实感,从而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最终使作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强化学生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学生只有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并将已积累的语言素材融入表达技巧中,才能提高作文的优美性和表达力。第一,要引导学生正确得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只有正确、得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才能增加语文作文语言的优美、生动性。第二,要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描写方法,如细节描写、白描、衬托、对比等。只有合理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才能将真挚的情感恰当地表达出来,以提高作文的真情实感。第三,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句式结构。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作文语言趋于平淡无章,因此,在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建议学生多使用丰富的句式结构,如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句子的表现力、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好地渲染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
五、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叙事作文中,人物形象作品中的血肉,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的饱满,更具画面感,可以让读者加深记忆。而电影之中的人物,也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就可以鲜活和深刻的。这同样需要我们通过表情、动作以及神态等的刻画来进行展现。例如,在《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之中,罗丝和杰克站在泰坦尼克的船头。他们面前是汪洋大海。海鸥自由地飞舞,太阳的光晕缓缓地温暖着他们。这个时候,舒缓的音乐也将观众带入到了场景之中,好像身临其境的也站在了泰坦尼克的船头。罗丝站上了船的护栏,张开了双臂,感受着犹如海鸥般一样的自由飞翔的感觉。这个时候,镜头是缓慢的。它详细地给观众展现了罗丝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但这个时候的节奏却并不缓慢,甚至电影的情节随着这一系列动作的进展达到了情节中的一个小高潮。这种动作细致的表现手法,不仅将美丽的自然景象清晰地展现给了观众,还将罗丝这个女主人公的内心也一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是一个被传统的观念束缚着,渴望自由并敢于追求自由的女人。
结束语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更是知识培养、身心成熟的时期,教师只有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创新的空间,并不断鼓励学生在这个空间内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进行作文创作时,才会有更多奇妙的想法勇于表达出来。当然在培养高中生作文写作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必然还会有很多,这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找到适合学生、适合师生双方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亚琴.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途径探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8):20-21.
[2]肖文锋.高中语文“发散思维”写作模式探究[J].语文天地,2019(22):50-51.
[3]温雅南.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
[4]刘俊柱.高中作文教学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策略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9.
[5]吴基盛.解析高中语文教学开展新思维写作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