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鼓励出的进步--—浅议数学“落后生”的转化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陈佳
[导读] “落后生”在每门学科中都有存在,是任课老师最为头痛的一类学生
        陈佳
        浦江县檀溪镇中心小学               邮编:322227        

        【摘要】:“落后生”在每门学科中都有存在,是任课老师最为头痛的一类学生。它极大地影响着学科整体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孩子对自己也比较容易丧失信心。
        【关键词】:落后生              自我鼓励              进步               转化               

        在学科教学当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遇到“落后生”这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同学大多表现在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拖拉;错误率很高,别人在完成下节课的内容了,他上节课的作业还没订正好等现象。这极大地影响着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和班集体的利益。因此,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对“落后生”给予高度重视,都必须着手去解决“落后生”的转化问题。
        “落后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不足,同时也有后天不努力。因此其转化的方式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阐述的转化方式是“鼓励出的进步”。
        
        那么,具体该怎样实施呢?
        一、设计“出彩的我”统计表
        这一个统计表实际上很简单,不过,其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个人实际,即“要因人而异”,不可雷同。首先,要通过与该生进行交谈、向班级其他同学调查、教师平时观察,找出该生成为“落后生”的原因,比如是思想认识有问题,作业拖拉,拖到晚上不了了之的;还是学习方法不得当,比如说做作业的时候喜欢把所有作业放在手边,然后这个做做那个做做,结果一项都做不好的;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家长期望过高、压力大,家庭不和谐等);或者是自信心不足,总觉得我数学本来就很差的,我肯定学不好的;以及行为习惯不合理等原因。只有找出了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其次,要依据“落后生”形成的不同原因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即明确指出学生的努力方向和改进目标。第三,“统计表”设计好之后要与学生共同讨论相关细节,征求学生的意见,制定出学生愿意接受的进步统计表,这样才能保证打分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利进行,避免出现由于目标过高导致学生不愿配合或者抵触情绪的出现。最后,统计表的某些项目可以依据学生实际表现在测试过程中作适当调整,以便促使学生更快进步,如一些行为习惯方面的要求可以由低到高逐步提出,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有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又可让学生有前进的动力。


        因为我们还是小学五年级,同学们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张表格,于是同学们设计出了一张张漂亮的表格。
        二、实施打分统计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的细节,教育者的作用应以心理疏导为主。进步的要及时给予表扬,没进步的给予激励。
第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以争取学生的主动配合。
        自我鼓励是一种有效的转化方式,是一种“催化剂”,是促进学生转化的外部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这种自我鼓励的转化方式只有在得到学生配合即学生在心理上已接受了此种刺激,才能真正达到目的,在学生心目中这种方法才是最佳的。为此我准备了笑脸和哭脸两种。到周五下午,根据同学们自己的评价自己来印一张笑脸或者哭脸。看看一段时间下来你的评分表中笑脸多还是哭脸多,
第二、加强“过程监督”,给学生不断“恩威并施”。
        在“落后生”转化过程中的突出难题是“学生的心理往往缺乏持续不断的进取性,是惰性让他们放弃了进一步努力的欲望,从而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俗地讲,就是“三分钟热度”,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曾遇到的难题。针对学生心理的这种变化,教育者就必须实行“过程监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依据其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心理等诸方面的不同表现,持续地施加压力,让他们感到时时刻刻有压力,时时刻刻有前进的动力。
第三、及时进行阶段总结
        “落后生”的转化就像从海绵中挤水一样,你不能一下子挤出全部的水分,所以在“落后生”转化过程中也应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教育者要不断总结,一方面,把每天学生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学生的进展情况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每周一次大总结,或者阶段性总结,把学生一周的点点进步放到一起,看一看得分的变化趋势。首先,让学生回忆一周以来的基本情况,如行为表现、学习状况、心理认识等方面。让他们总结出哪些方面有了改进,鼓励自己持之以恒。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以及在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老师应对学生一周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肯定,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应充分肯定。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学生才会从心理上有一种成功感,才会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自我鼓励”继续进行下去;再次,要通过总结,让学生自己确立下一步的目标。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让“落后生”融入班级大集体
        在“落后生”转化过程中,班级同学的评价、议论往往会影响到转化成果的巩固,因此,教育者应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缓解“落后生”的心理压抑,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班级中的重要一员,让他们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以采取集体活动的方式让“落后生”融入班级大集体中,如举行班级联欢会、讨论会等,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在活动中,给予“落后生”更多表现的机会------这对他们树立自信心很有帮助。
        总之,“落后生”的转化是一个学生心理认识、思想认识的转化过程,我们要以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抹掉孩子心灵上的阴影,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缓解孩子身上的压力;只有教育者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让“落后生”从心理上去接受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自我鼓励”才能打出真实的“心理得分”,教育者才可能依据“心理得分”去及时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才能不断促进学生心理的变化,并最终达到转化。

参考文献:
【1】崔录相  《中小学德育方法》  东北朝鲜出版社
【2】王红星  《小学德育活动方式方法的研究》 《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年4月
【3】李玉香  《小学思品课教学中的“导行”》 《小学德育》2005年11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