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景下小学家庭体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丛万年
[导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发了关于教育方式的新思考
        丛万年
        温州市南浦小学,浙江 温州325000
        摘要: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的各行各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发了关于教育方式的新思考。其中,疫情发生之前,小学体育教学依赖于学校,疫情期间则更依赖于家庭体育教育。本文对家庭体育教育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家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家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体育教育应有的作用。通过家校合作,构建科学的家庭体育教育体系。家庭体育教育,需融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实现理论知识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结合教学。同时可以利用家中材料,引入趣味体育运动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最后,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挖掘体育项目所蕴含的体育精神,实现体育教育的德育作用。
        关键词:疫情;小学;家庭教育;体育
        一、引言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我国一切工作都进入了一种停滞状态。截止到六月初,全国的幼小学还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学生还未返校,这在历年来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在长达半年的休学状态中,很多小学生只能闷在家中,缺少与同龄人的接触,通过网络路径进行学习,部分学生则整日沉迷在手机与电视之中,对其身心成长都是不利的。基于此,小学体育老师要通过与家长沟通,实施家庭体育教育,发挥家庭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作用,与家长一起陪伴孩子度过特殊的阶段,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家庭体育教育内涵
        家庭体育教育,是最近体育教育界的新兴词语,关于其内涵并未有统一的规范性标准,但是众多学者对其内涵在以下两方面点上具有相同认知:
        一方面,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的核心关键词是“家庭”,与校园体育教育相对应而言,是发生在非学校的场合(如小区公共体育场、健身房、家中等),是学生与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的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偶然的体育锻炼称不上是体育教育。家庭体育教育通常发生频率是一周三次以上,而且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的,是符合学生体育学习基础和自身的身体素质的。在项目选择上则要结合家庭所有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
        三、家庭体育教育的作用
        家庭体育教育作为校园体育教育的补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家庭体育教育对其身体的影响
        通过对新冠肺炎的统计数据分析发现,其对年龄大、既有一定病史的患者具有更大的影响,要想真正抵抗病毒,最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自身的免疫系统还么有完全建立,正处于声场发育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在社会公共场合、校园等集体生活中,学生接触的人员数量增多,接触到病菌的概率也相应增加,那么在此背景下要想使学生不被病毒打败,就要通过体育运动改善自己的体质。
        良好的运动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庭体育教育与校园体育教育密切配合的,通过校内、校外体育断粮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增强对病毒的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另外,小学阶段学生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的关节和筋骨还没有完全的闭合,身体的柔韧性和可塑性较强,通过家庭体育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的结合训练,不仅可以维持学生这种身体的柔韧性,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四肢力量,例如适当的俯卧撑、单双杠、羽毛球等运动项目可以增强学生臂膀力量,这种柔韧性和力量可以为其以后的跆拳道等武术和舞蹈的学习奠定较好的身体基础。
        (二)家庭体育教育对其心理的影响
        原生家庭对学生的性格,具有重要影响。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心理还不成熟,性格特征还没有完全形成,家庭对于其健全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之中家庭体育教育扮演着重要责任,合适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性格培养、面对失败的态度,以及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很多家庭都会组织学生参加类似拔河比赛的项目,在比赛开始之间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想组队的家庭成员,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再加上家长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人际关系的重要。
        同时通过让学生们了解比赛的规则与制度,让他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则存在的,只有在规则内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才能保证事物的公平与正义。在比赛过程中要想获得胜利,团队的成员需要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只有在大家的团结下才能获得胜利,有人分心只能导致团队的失败,通过这些道理可以让学生明白团结的重要性,集体主义荣誉感的重要性。
        然而比赛最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所收获的友谊与快乐,无论胜利还是失败,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尤其是面对失败的时候,要对学生多鼓励、多支持,培养他们正确的挫折观,让他们保持不屈不挠、勇于上进的状态。在疫情期间,通过家庭体育教育,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交流,是学生重要的活动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度过疫情隔离时间,是学生不良情绪的发泄口,帮助学生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多处于7岁至13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还不成熟、没有形成自己的性格和对事物好坏的正确判断,家庭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而且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通过运动的方式增进亲子情谊,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另外在家庭体育教育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坚强、果敢、自信等性格品质。
        四、目前我国家庭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规划
        为了发挥家庭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和心理应有的发展促进作用,要针对相关的体育内容做系统性的规划,然而目前我国的相关家庭体育教育缺乏系统性的规划。
        一些小学生家长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味地注重运动形式,在运动过程中不注重运动规则和运动项目相关的理论讲述,在运动过程中缺少对于运动精神的讲解,忽略了体育运动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不利于发挥对于学生性格培养的作用。
        与之相反,有一些家长在家庭体育教育中,则过分注重对于体育项目相关理论的讲述,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和体育锻炼过程,致使学生所学习的家庭体育教育过于理论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对校园体育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让学生失去对体育教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能持之以恒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家庭体育教育一般是一星期3次,而且要长期坚持。然而在目前我国的家庭体育教育,很多父母都能明白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环节却不能很好地坚持,一些家长由于自己工作比较繁忙,空闲时间较少,很难坚持每周三次陪学生一起坚持做运动。
        同时,由于部分家长缺乏良好的运动习惯,自身自律性不高,在于学生一起进行家庭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三分钟热度的情况,不能长期坚持与学生一起运动,反过来要求学生自身完成相关的运动内容。家长这种言行不一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达到家庭体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作用,而且会对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效仿父母,做事采取应付的态度,不能持之以恒。
        五、体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路径与策略
        (一)注重家校合作,建立科学教育系统
        小学三年级阶段的体育学习内容以跑步、跳跃、投掷、球类、基本体操等内容为主,为了让家庭体育教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疫情背景下,小学体育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将这些体育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训练细则、运动精神等相关内容教给父母,并告知父母,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基础情况和个人爱好,通过这些知识帮助学生家长建立家庭体育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家庭体育训练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同时,结合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身情况,在与体育老师沟通的基础上,可以制定适合自己家庭的体育锻炼时间和项目,制定每周定锻炼计划。如确定每周周二、周四和周日运动,周二妈妈陪孩子,周四爸爸陪孩子,周日全家人一起,通过合理的规划,能够促使家庭提前做好时间安排,形成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习惯。
        (二)改变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快乐体育
        快乐体育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提出,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体育的魅力,真正爱上体育教育。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快乐体育,在家庭体育教育中,家长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注重体育运动与多媒体体育理论结合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使学生真正爱上体育运动。
        在疫情背景下,学生的活动场所只能是家中,在家中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搜索相关趣味体育运动、家中体育运动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面,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家庭体育教育课堂上,家长可以事先准备好需要讲解的项目的图片或者视频,用多媒体的形式把原本只能用语言讲解的动作技术进行生动化和形象化讲解,从而提供家庭体育学习的学习效率,同时站在小学生角度,可以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其爱上家庭体育课,对体育课堂充满兴趣。
        父母要多观察学生的表现,观察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热情程度,了解学生的喜好,挖掘不同学生不同兴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因地制宜地进行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让学生在家庭体育教育中提高其自信心。
        (三)结合生活材料,融入体育游戏思维
        体育思维游戏就是以游戏为基础,将游戏融入到小学家庭体育教育中,这种体育教育方式不仅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而且可以将体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疫情背景下,由于学生的生活相对比较单调,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通过游戏方式的体育教育则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其主动参与到其中,能够提高其家庭体育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家里学习跑步环节中,可以融入“毛毛虫来搬家”的障碍体育项目,让小学生合家长穿上自己喜爱颜色的爬行服,从起点爬到终点,看谁爬得快,在这个中间可以设置小洞、山丘、水盆等障碍,考验学生遇到障碍怎么处理,同时可以设置向其他人求助的机会和环节,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明白遇到问题可以与其他人探讨、沟融的思维,同时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疫情期间收获快乐。
为了提高学生家庭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家长可以在网上搜索家庭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到家庭体育教学中,如可以借鉴网络上把饮料瓶当做保龄球的娱乐运动方式,在家里教学生学习打保龄球,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增进亲子之间感情。
        (四)注重德育教学,挖掘体育精神内涵
        在长达半年的居家生活中,孩子只能与父母长辈接触,小学生毕竟还处于性格培养、生长发育的初期,难免会有一些淘气,尤其是男孩子,有一些父母不注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孩子一旦出现某种错误,就直接采取打或骂的方式进行解决,一次、两次可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长期的压抑式教育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疫情刚结束,就由新闻媒体报道,因为疫情期间与父母在写作业方面存在争执,导致孩子谋杀父母的消息新闻。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家长要学会挖掘体育运动背后所蕴含的体育精神,通过家庭体育教育的过程,边运动边讲述运动健将的相关故事,通过小学生所熟悉的运动员的故事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坚强不屈、越挫越勇的体育精神,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改善亲子关系,维护和谐的家庭氛围。
        六、小结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环境,父母作为与孩子接触做多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生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性格培养、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从“孟母三迁”“孔子育子”到“李鸿章治家”等,都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疫情带给每个人的不仅是恐慌,更多是思考。教师应提醒家长,不能一味地盯着孩子成绩,只看重学生在小学文化课的学习,也要注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停课不停学”的模式下,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注重实施体育家庭教育。让家长可以利用周末,带学生参与更多形式的户外运动,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进而感受体育背后蕴含乐观、奋进的体育精神,保持让学生对体育项目一直充满热情。
        参考文献:
        [1]刘波,陆炎.疫情隔离时期居家体育锻炼的多维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8(09):44-45+122.
        [2]成坤.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体育教学家校合作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7):159-160.
        [3]程国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以福建省莆田市小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9(12):121-122+118.
        [4]刘鹏.教育改革新常态下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应适度回归家庭教育[J].体育师友,2016,39(02):2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