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5期   作者:张文明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也在不断进行中,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张文明
        江苏省常熟市海虞中学  215519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整也在不断进行中,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合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有利于提升自身各个方面的身体素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自身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初中体育教学实践改革,一方面是因为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求,另一方面是因为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需求。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做论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游戏;应用
        引言
        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运动习惯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因此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入手,促使学生积极、高效地展开体育锻炼,进而全面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1积极地进行有趣的校园小组团队活动
        通过有效的体育课程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体育活动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打到劳逸结合学习的目标,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好习惯,扎实地掌握基础的体育运动技巧和知识。所以,很容易发现体育教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成效,非常有必要渗透差异化教学。老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进而实现差异化教学的目标。其中,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加入团队小活动和游戏,可以更好地给予学生直观的学习感受,在开展活动和游戏的过程中,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更愿意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举个例子来看,可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蹲萝卜的小游戏,三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将双手放在队友的肩膀上,组成一个圆圈。轮流到哪个小组蹲就要一起蹲下去,通过这样的团队小游戏,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体力和忍耐力。为了进一步地提升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最后,老师可以分组分层地进行对抗比赛,看哪一个小组完成得最好,老师给予表现优异的小组更多的鼓励,进一步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通过这样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给予学生更多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最终提升差异化教学的成效。
        2精心选择游戏,做到因材施教
        精心选择游戏,做到因材施教主要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关注到了体育教学的改革情况。初中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阶段,体育锻炼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民间游戏形式多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一些民间游戏既能丰富教学内容,也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民间游戏,将民间游戏与体育教学完美融合,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力量、灵敏度、协调性。因此,教师要具备因材施教的教学意识,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开展不同的民间游戏,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体育能力。例如在《投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丢沙包、纸飞机、打野鸡等投掷类民间游戏锻炼学生上下肢的协调能力,掌握双手头上向前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在趣味锻炼中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跳皮筋、跳房子等民间游戏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协调能力和肢体灵敏性,在游戏中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技巧。在这种多元化民间游戏中锻炼学生的体育素质,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目标。


        3运用体育游戏时强化安全意识
        运用体育游戏时强化安全意识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的时候要确定站立的位置,教师必须要站在游戏者可以看得见听得清的地方,讲解要简单明了。在讲解游戏规则的时候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了解游戏中所蕴含的知识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游戏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并及时制止和教育违反规则和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要时刻观察游戏的整个过程,确保体育游戏顺利开展,安全意识非常重要,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传授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排球追逐游戏的时候,总是有学生被排球网的拉筋碰倒,对学生提示了很多次但是效果并不好,后来我在排球场上分散画几个圈儿。在圈里画上了大大的感叹号和地雷,在排球网的两侧位置画的最为醒目,我们玩在雷区捉人,如果不小心碰触到了雷区那么就等于被炸死,将会淘汰,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也就很好地解决了安全问题,体育游戏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在特定的规则下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进体育游戏中,如果在游戏中不按照规则去活动,出现不公平现象也就失去了游戏的意义,学生玩起来也就失去了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又是游戏的裁判,所以一定要严肃认真并且公平公正,确保体育游戏活动顺利开展。
        4游戏教学在技能教学和热身中的使用
        在体育锻炼中,热身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前进行相应的热身训练不但能够让学生放松身体,舒展筋骨,还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田径运动量较大导致身体结构性损伤。在热身训练的时候,一般都是采用健身操、慢跑的方式,但是这种热身方式较为枯燥乏味,无法在课堂一开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使大部分学生无法在体育教学中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热身训练中加入游戏教学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像是蛇形慢跑、听数抱团等形式,既能让学生得到相应的运动量,也可以让学生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田径项目的运动量相对较大,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对学生体能的训练,还要重视对学生综合体能的训练需求。但是大部分运动项目都需要学生细致了解其方式和技能,对于技能的掌握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进行运动技能教学的时候需要提升其渗透方式的合理性,从而促使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游戏教学是教学基础,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结合相应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达到合理状态,加速学生对于田径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讲解一些技术要点,之后由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学习,这种方式会让学生降低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课堂教学质量,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多人接力跑步或是跑步晋级的游戏教学方式,不但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提升教学灵活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田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厌倦心理也不利于教学的合理开展,但是假如在教学过程中添加游戏教学方式,让学生使用探险或是一些游戏方式实现课堂内容教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体育课堂技术技能的时候,教师需要适当引入游戏教学,但不能一味依赖游戏教学,否则会适得其反。
        结语
        总之,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理念,运用体育游戏活动,体育竞赛活动,激励教育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价值,进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刚.“教”与“玩”的融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9).
        [2]刘振宇.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22).
        [3]李亚微.趣味田径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风尚,2018,15(8):181.
        [4]刘乐安.体育游戏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田径,2017,3(4):23-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